第152章
“大军随朕班师回朝!”
在滁北城修整三日后,随着女帝一声令下,留下三万镇北军守卫北境两州,其余大军浩浩荡荡返回皇城。
这三天时间,张辰也从女帝口中得知了这段时间以来国内发生的事情。
首先就是靠山王灭幕州李家的事情,他没想到唐坤还真就不是靠山王的亲生儿子。
看似是靠山王造反,实际上却是李家在背后推波助澜,实是罪有应得。
如今事情已经传开,无人为李家说话,自然也无人去指责丞相秦德寿治国无方。
其次就是在秦德寿的主持下,武举召开,各州豪杰,江湖好汉,纷纷于各州参加初试,然后往皇城参加总试。
这数十年间,因为世家干预朝堂,导致文强武弱,朝中将军是少之又少,女帝此番便是要趁武举提高武将地位。
秦德寿尊女帝旨意,选拔了很多武人,一共分为两种。
其一为匹夫之勇,就是身手了得,然不识文,不通兵法。
这种人入军中为百夫长、千夫长、校尉最是合适,打起仗来,那就是勇猛无比的先锋。
第二种为身手不凡,又识文通晓一些兵法者,这类人好好培养一下,可为将军。
所以秦德寿在皇城开办了武院,用来培养武将。
现在这些人都在武院之中接受培养,皇城之中尚有两个将军,暂为其教官,授兵法。
据女帝所说,秦德寿的奏报中提到一人,名为王枭,来自武林世家王家,颇为优秀。
南阳王家,在江湖中颇有影响力,行侠仗义,名声颇好,南方许多绿林好汉皆以王家为首。
王家位于南方娆州,向来看商州吴家不顺眼,也正是因为王家的存在,吴家的手伸不进娆州。
上次灭亡吴家,他走之后,这王家没少帮助柳北飞扫清吴家残党。
因为他把吴家给干没了,这王家对他非常有好感,尤其少主王枭,甚是崇拜他,武举召开,王枭遂带领南方群雄参加。
王枭身手了得,一举多得武状元,又颇有文采,通兵法,秦德寿非常看好,拟为重点培养对象。
据秦德寿所言,参加武举之人,好多都是冲着他来的。
他是没想到啊,他竟然能收获一帮迷弟。
这种感觉,挺不错的。
除了这两件事之外,便是土豆子种成熟,已经陆续发放往各州种植。
当然,还有一事就是他又见到了自己儿子。
女帝以其为北境遗孤之名,光明正大的收养带在身边。
这不仅没人怀疑,北境子民还纷纷歌颂女帝宽仁爱民,收获了一波贤名。
但最让他恼火的是女帝不让他碰,他最多只能看着。
打又打不过,骂又不敢骂,把他气的啊!
。。。。。。
四日后,大军回到皇城,皇城居民夹道欢迎,纷纷歌颂女帝。
北境大胜,丹鞑二十万大军全诛,甚至丹鞑都被屠灭,世上再无丹鞑。
这消息如今已经传遍全国,就连燕国和战国都被吓得退兵了,此时全国的民心士气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女帝在百姓心中的威望也达到了顶点,之前八王之乱时所说女帝不配为帝的言论,彻底成了无稽之谈。
而女帝刚回皇城,全国各地便陆续有甘霖降临,将近三年未下雨,如今正值开春,天降甘霖。
上苍认可女帝的言论迅速传开,女帝的威望更上一层楼。
甘霖降,洗去春秋国三年阴霾,民心士气正旺,整个春秋国都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
安顿好大军后,张辰回到东厂卸下铠甲,洗去满身风霜,换上他厂公的飞鱼服。
这时,留守皇城监察百官的厂卫来报。
“厂公,唐坤之妻子和四公主一同消失不见了。”
“守在诏狱的守卫被人迷晕,四公主被人救走。”
“唐坤的妻子关在东厂,竟也无声无息的被人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