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师太!”明月再次深深行礼。
曹玉娟说道:“师太,公司的产品生产出来了,要推向市场,我想请师太下山,为公司举行一个赠送秘方的仪式,以扩大桃胶膏的名声。”
明月没想到曹玉娟会提出这个要求,想阻止已经来不及了,曹玉娟的话音刚落,明月便轻轻拉了一下她的衣袖,眼神示意她不要强人所难。她深知师太是方外之人,清修为重,岂会轻易卷入世俗的商业活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果然,普济师太闻言,脸上慈祥的笑容未变,却缓缓摇了摇头,声音平和却不容置疑:“曹施主有心了。只是老尼乃山野之人,早已不问俗务,不便参与这等场合。喧哗之处,非我栖身之地;虚名之事,非我所求。”
曹玉娟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但仍不死心:“师太,这对我们产品真的很重要,您德高望重……”
师太抬手,温和地打断了她,目光却转向一旁侍立的小尼姑:“慧明,你随我修行已有数载,平日里也协助我熬制膏滋,对药材性情、制作之要义皆已熟稔。此次,便由你代为师走一趟吧。”
那名被称为慧明的小尼姑约莫二十七八岁年纪,面容清秀,眼神清澈。她突然被点名,明显愣了一下,脸上掠过一丝惊慌,下意识地看向师太,小声嗫嚅道:“师父……我、我不行的……我从来没下过山,怕、怕会误了事……”
师太看着她,目光中充满鼓励与信任:“无妨。世间万相,皆是修行。你只需将你所知的、我们所坚持的本心,如实呈现便可。萧施主和曹施主皆是明理之人,会照应你的。”
明月见状,心中虽也有些意外,但立刻明白了师太的深意。师太本人下山确实过于惊世骇俗,且与她的身份不符。而让年轻的慧明、代表着桃花庵纯粹传承的小徒弟前往,既全了曹玉娟扩大名声的请求,以一种更柔和、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又何尝不是对慧明的一种历练?更重要的是,慧明的存在本身,就是“良心”和“正宗”最直观的活招牌,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有说服力。
她立刻上前一步,对着慧明温和地笑道:“慧明师父肯前往,是我们明升公司的荣幸。你放心,一切事宜我们都会安排妥当,你只需在场,便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曹玉娟也反应过来,赶紧接口:“对对对!师父你什么都不用怕,就跟在我们身边,需要的时候说两句话就行,或者干脆不用说,露个面就好!”她也意识到,一个年轻纯净的尼姑出现在发布会现场,其带来的话题度和正面效应,或许比师太亲自前往更加新颖和有效。
慧明看着师父鼓励的眼神,又看看明月和曹玉娟真诚的态度,脸上的慌乱稍稍褪去,她深吸一口气,双手合十,对着师太恭敬道:“弟子……弟子遵命。定当尽力,不辱师门。”
师太欣慰地点点头,又对明月道:“慧明虽年幼,于药理、于本心,却持守得极好。让她去,甚好。
师太虚扶一下,目光又落回正努力想抓住她衣角的念念身上,眼中慈悲之色更浓。她从腕上褪下一串小小的、打磨得极其光滑温润的檀木佛珠,轻轻戴在了念念的手腕上。那佛珠细小,正好适合婴儿的手腕。
“这孩子与佛有缘,小小年纪,眼神清净。这串珠子伴我多年,受些香火熏陶,赠予孩子,保个平安顺遂吧。”
明月一惊,忙道:“师太,这太贵重了……”
师太摆摆手,慈爱地看着咿呀玩着珠串的念念:“身外之物,何谈贵重。缘来则聚,此物合该与她相伴一程。望她永葆此份赤子之心,不受尘世烦扰。”
这份突如其来的赠礼和祝福,让明月心中暖流涌动,更觉此行的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是对产品的认可,更像是一种生命的传承和寄托。
离开桃花庵时,夕阳将山峦染成金色。念念手腕上的小佛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散发着淡淡的檀香。
明月抱着女儿,回头望了一眼暮色中更显宁静的庵堂,心中充满了感恩与力量。
产品得到了最终的认可,而女儿,似乎也意外地收获了一份来自方外之地的纯净祝福。前路愈发清晰,心怀良善,手握匠心,脚踏实地,未来可期。而那份曾困扰她的情感纠葛,在此刻,真正地化为了远方的云烟,再也惊不起心中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