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生说:“没找谁。”说着就在曹玉娟对面坐了下来。
“你来南京不会是旅游的吧?”志生笑着问。
“南京开了两家直营店,店面已经找好,合同也签了,我是来找人装修的,没有头绪,忽然想到前两家直营店都是你安排装修的,想请你帮个忙,不知你愿不愿意?”
志生想了想,说道:“帮忙倒是没什么,但不知道装好了能不能合你们的意,你知道的,那两家店装修时,都是我认为可以就好了,现在我和明月离婚了,说话也可能不算数。”
“我看过仙林大学城和万达广场两家店的装修,你就按那两家店装修就好了,明月也不会说出什么。”
曹玉娟说完和志生见面的情况,笑看着明月。
“就这样他就答应帮忙了?”
“要不呢,还要我以身相许?”
“只要你愿意,随你的便,与我没多大关系。”
“他不仅答应帮忙,而且还让我回来,说你一定很忙,回来帮帮你。那边一切由他安排。你说志生是不是蛮心疼你的?”
“好了,不说他了。说说正事。”明月迅速调整好状态,将高方良的态度转变和张体忠的全力支持,以及接下来的计划——取得普通食品生产许可、改造现有场地、逐步投入——详细告诉了曹玉娟。
曹玉娟听完,眉头微蹙,和康月娇有着相似的担忧:“高方良?他突然这么好心?明月,这事儿透着蹊跷,他以前可是……”她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我知道。”明月点头,“我和大家想法一样,不相信他会突然转性。但眼下,他给出的路径是最符合法规、也最稳妥的。我们需要这个‘支持’,哪怕是表面的,别有用心的。至少,在许可证办理和初期政策便利上,他能起到作用。志远书记说得对,我们要利用好这一点。”
“这倒也是。”曹玉娟沉吟道,“先把桥搭起来走过去再说。反正厂子建在桃花山,是我们的地盘。那你说的一个多亿投资?”
“那是给他画的大饼,或者是给他画未来的政绩蓝图。我们现阶段要脚踏实地,一步步来。先用自有资金和可能申请到的小微补贴把初期改造和试生产做起来。等到产品有了市场竞争力,再谈扩大规模和大笔融资。到时候,主动权还在我们手里。”明月分析得清晰冷静。
“你心里有数就行。去见他也不要一个人去。最好带一个人,明月,你我现在都是单身,发生点事情,我们说不清楚,到最后吃亏了,还要背骂名。”
“这点我知道。”
曹玉娟稍微放心了些,“南京那边两家店的装修估计下个月就能搞定,搞定后要招新工人,还要铺货,有得忙了。
“我看这样安排,让南京万达店和仙林大学城店各招两个工人,先培训,一个月之后,大体也能熟悉工作了,你看怎么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看行,我这就通知小王和小李,让她们招工人。”
“告诉小王和小李,招人时留意一下,特别是我们这边在那边上大学的学生,有愿意回家乡工作的,尽量介绍过来。”
曹玉娟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