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计,可救国足》

第358章 我在乎(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张建民在这里有一间不大的办公室,比起总局那间宽敞空荡的办公室,这里显得温馨而舒适。学校里鸟语花香,书声琅琅,让张建民可以想起自己当年读书时的岁月。

他不定期的都会来学校做一两堂讲座,向新一代的北大法学生分享一些当下最需要关注的政策知识。

讲完了他可以在这间办公室稍稍的歇一会,享受一下为数不多的清闲时光。

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其实是一个清水衙门。在总局,他虽然排在“竞技体育司”“青少年体育司”“体育经济司”等等部门的前面,但真正用的到他们的地方并不多,反而是出事的时候才会想起他们。

举个现实的例子,球员欠薪了,跟俱乐部打官司了,大家都会先去查查《体育法》,如果法条里没有,那好,政策法规司的活就来了。他们需要抓紧时间研讨规章制度,赶紧弥补法律上的漏洞。

比如说最近有很多人开始学老外玩一些极限运动,攀岩、跑酷、翼装飞行什么的。这块法律是空白,立法来不及了,就要先制定一个《高危体育项目管理》的办法。

你说这个部门不重要吧?不尽然。这个部门能捞到钱么?肯定是不可能的。

就在这时,门被敲响了。一个西装革履,温文尔雅的男人走了进来。

“张师哥,今天回校了啊。”进来的人熟络的打着招呼。

张建民放下茶杯抬眼看去,那个叫何以深的法学院师弟施施然的坐到了他的对面。

“哦?你这个金牌大律怎么也有时间回母校了?”何以深,锦天的高级合伙人,曾经跟他是同一个导师,这句师哥叫的没毛病。

不过后来他们的道路截然不同。自己走上了仕途,而这位师弟一个案子一个案子的慢慢做到了全国有名的经济合同纠纷类的大律师。

“我可比你回母校回的勤。好多学弟学妹可是都在我的律所上班呢。不过这次是受了一个朋友的请托,特意来找你的。”

特意找我?到派出所捞人可找不到我,张建民想想自己的权力能给他带来的便利,似乎没有什么事能求到自己这的。

见到张建民一脸的诧异,何以深解释道:“年初你们体育口法律方面出了不少问题,记得吧。”

嗯。张建民的脑门头发已经不多了,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但记忆力跟头发是成反比的。

这段时间的体育界法律问题真让他有些应接不暇。尤其是足球方面……

“最近我也参加了你们的几个研讨会,讨论《球员劳动保障》,《体育产业发展》,还有体育经济纠纷的问题。”

“知道,我都被灌了一耳朵了。”这些研讨会多多少少都跟政策法规司有关,他们也有被邀请参与。

“知道谁搞出来的吗?”

“谁?”

“中超公司魏长缨。”

魏长缨……张建民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年轻官员的形象。没办法不印象深刻,在体育总局的干部队伍里。这个家伙又年轻,又锋芒毕露,甚至有的领导觉得他太顺了,应该把他放到冷板凳上打磨一下再用。

“你说的受人之托,是受了他的托请?”张建民立刻反应了过来,心中警惕,他的为官风格谨慎,绝对不会在这种原则问题上犯错的。

“哈哈哈哈,师哥师哥别紧张。我和魏长缨能算是忘年交。我觉得他是个能办事、办实事的年轻人,所以才答应帮他引荐一下。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