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计,可救国足》

第126章 一包方便面(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老汉,生病了吗?”崔干事摸了摸老人的温度,还好不烫。

“没事,没事,就是昨天闪了一下腰,有点难哦。”老人的汉语说得还行,挣扎着起来。

“城里来人了,想要找几个孩子去城里学习和搞体育。你同意不?”

“管饭吗?”

“管。”

“也管住?”

“也管。”

“那就去。我没事的。有事其他街坊能帮忙。”龙巴库爷爷的邻居也都是跟他差不多岁数的老人了。

崔干事看了一眼冯建章:“没人会不愿意从大山里走出去。冯总你这次准备招多少人?”

冯建章终于下定了决心:“我这回本来就招10个人。其他年纪小的孩子,长江俱乐部资助他们上学。等到年龄了我再带他们走。”

“女娃也要吗?”

冯建章咬了咬牙:“要!”

多年以后,当第一个彝族国脚出现在中国国家队的首发名单里的时候,他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个普普通通的冬天下午,一个皮肤黝黑的青年人,跟他们说:

“走吧,跟我去踢足球好不好?”

——————————————镜头切换——————————————

魏长缨的国家队和国奥队的备战计划已经出炉,在上报总局之前,还需要经受吴笛和于洪臣等多位领导的考验。

“小魏啊,你的计划是不是有点太激进啊?这样能保证世界杯的成绩吗?”吴笛问道。

魏长缨开始还以为出方案只是吴主任集思广益的手段,想让他这个狗头军师出点主意参考一下。但看着两位主任殷切的目光他觉得情况有些不太对,显然他们要以自己的方案为蓝本再打磨一下,向上汇报。

对于他的方案,于主任竟然没提出什么反对意见,甚至都是商量的口吻。他提出来的很多建议,操作层面实际需要竞赛部和监管部负责。

不对,他们不正常!

“领导,没有什么方案是万无一失的。咱这不是发射火箭,每个环节都能检查。不过,我提的方案,是相对来说符合客观规律的。比起把什么联赛暂停的方案要靠谱的多。”

两位主任心里暗想,你小子又在骂谁呢?

“再详细说说你的……嗯……底层逻辑。”

魏长缨对于国家队、国奥队的方案实际很简单。除了做好球队的支持工作外,就是提升国家队队员的能力。

如何提升各级国家队球员的能力?那就是比赛,高水平的比赛。

现在中超就16支球队,想要提升国家队,那就得先提升联赛,提升联赛,那就先提升联赛场次。离世界杯还有2年,正好用来磨刀。

可是如何增加比赛场次呢?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