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族内已经商议过了,你想要会盟的初衷与大体方向,与我东登府这么多年来的行事风格,政令,确实都是不谋而合的。”小侯爷见他聊起正事儿,便也正色的回答道:“族中对会盟一事,并没有抵触之感,因为对我们而言,东登府资源并不从黎民人间榨取,也没有重税与苛政……我们是向下汲取人才养分,向上争,向外争,族中子弟也都信奉,这秘境修道一事,先要强在自身。”
“所以,族中已经向九黎各州的宗门古朝发出了邀帖,约在十五日后,同聚潮龙,共商九黎之未来。”
“并且在我回来时,此事已经得到了很多宗门与古朝的响应,也愿意参加这次会盟。粗略估计一下,这九黎至少有十九州的掌权古朝,底蕴深厚的古宗参与,四品以上的高品者,可能至少要有两千余人。”
“这种盛况,就连十五宗最巅峰之时,也绝做不到。”
小侯爷稍稍停顿了一下,便又补充道:“但这种盛况,也是在两种特定的条件下,才被迫形成的。”
“你说。”任也静静听着。
“第一种特定条件,是你神禁护道人的那一剑。天地剑炉,让九黎无声且胆寒,所以,东登府与你一同说要会盟,大家才会给面子,才会有响应。”小侯爷双眼充斥着十分睿智的目光。
“此言没错。”任也表示赞同。
“第二种特定的条件就是,我东登府的老侯爷,一向言行一致,也从未干过什么令人生厌的勾当。所以,这一次一呼百应的会盟,是他拿自己积攒多年的个人威望促成的。”
“但只能促成这一次,你可明白我的意思?”
小侯爷感觉自己说的很高深,生怕任也听不懂。
“明白。”
任也插手道:“还有呢?”
“你还是没明白。九黎今日之乱,究竟乱在何处?!”小侯爷循循善诱:“它是乱在群仙齐肩,实力相等。说白了,大家谁也不服谁,谁都认为自己是那个正统,并且这种状况与平衡,已经持续了不知道多少岁月了。”
“好了,现在你的护道人跳出来,一剑平十五峰,顷刻间打破了这种平衡,并且站在了群仙之上。”
“此举,确实会令人恐惧,但同时也会令人害怕啊。”
“大家一同守了这么多年的规矩,规则,说打破就打破了,那也会令人害怕啊。以前的方法不能用了,那新的方法又是什么呢?各古朝古宗,又如何适应新的规则,如何生存下去呢?”
“你不要笑的跟个傻子似的,我跟你说的都是实话,掏心窝子的话。”小侯爷瞧着嬉皮笑脸的任也,像个长辈一样骂骂咧咧道:“你若想会盟,就要从根本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单纯靠着神禁护道人的那一剑,不然……我说一句话不好听的,不然你的护道人百年之后,这所谓的会盟,则必成一盘散沙,旧的秩序也会顷刻间归位。”
“人心丧乱你知道吧?!”
他喝了口茶水,抻着脖子道:“当然,我不是说神禁护道人的那一剑不能用,反而要是能在多出几剑,被世人亲眼看见……那就更好了。”
“九黎这帮古宗古朝的老古董,老怪,那都是非常难缠的角色,我家老侯爷见了他们都头疼。所以,你要让他们会盟,共商天下大事,就要有明确的新路,也有要不可触犯的威严。”
“剑治人心丧乱,仁治天下太平。”
小侯爷说出了一句令任也非常震惊的话:“此为君者的恩威并施。”
任也静静听完后,反问道:“这些话,都是你自己想的吗?!”
小侯爷闻言一怔,登时便露出了装逼失败后的破碎表情:“你……你这是何意啊?”
“在我眼里,你一直是个君子。这话,到底是不是你说的?”任也又问。
“……!”
小侯爷沉默了三秒后,放下茶杯:“好吧,不是我说的,是我家老侯爷让我告诉你的。但……但我也加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呀……!”
“这才对劲啊,符合我对你的认知。”任也微微一笑:“那你知道,为何你家老侯爷,不给我发书信,而非是要你带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