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下明白。”
等到警员离开之后,杨顺又问道:“科长,日常随行保护的警员呢?
需要安排多少人?”
冰城内有些汉奸是很夸张的,一辆车上都坐满,前面两个人。
后面三个人。
汉奸就坐在中间。
左右两个人可以帮他挡子弹。
这是怕死的。
有些更是除了这样的安排之外,还要有人在车外随行,车辆的速度也不快。
这是比较夸张的。
但池砚舟没有这样的想法,而是说道:“再安排一名警员便可。”
主驾驶一个,副驾驶一个,他自己坐在后面舒服一些。
杨顺则是问道:“会不会太少了?”
池砚舟反问说道:“盛科长被暗杀一事你也看到了,哪怕是盛科长孤身一人行动,反满抗日分子想要暗杀他付出了多少代价,这是清清楚楚的。
我这里有两人保护,暗杀的难度比盛科长大得多,你觉得反满抗日分子还会如此吗?”
杨顺一听觉得确实有道理。
你就杀一个,一名警员都没有携带的盛怀安,那都是损失惨重,无人生还。
这对反满抗日组织而言,就是重大的教训,日后他们再制定暗杀计划的时候,肯定会更加谨慎。
池砚舟这里有两人保护,那难度自然又有提升。
说白了就是自从盛怀安的事情之后,反满抗日组织的人,应该不会安排类似的暗杀了。
除非一些远距离的狙杀。
但是远距离的狙杀,和你携带多少警员是没有用的。
既然如此,这名警员的安排,池砚舟也是交给杨顺负责。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就是要表现出对杨顺的信任,让对方死心塌地。
至于你说杨顺安排的人,会不会透露自己的行踪给杨顺,那无所谓。
杨顺就算是想要掌握这些东西,也是为了更好的保证自己的位置,方便他投其所好罢了。
等到这些都安排妥当,池砚舟才对杨顺询问:“特务科内的调查工作,进展的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