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进。”
“股长,属下已经将消息告知舒胜。”
“他作何反应?”
“虽隐忍不发,却难藏心中焦急。”
“舒胜一介学究安逸多年,早不适合卷入此类争斗之中,却认不清自身斤量。”
“股长说的是。”
“他之性格,怕今夜就会有所行动。”
“属下在外等候,看是否还能帮上忙。”
“嗯。”
池砚舟从办公室内退出来。
盛怀安觉得不错。
从第一次池砚舟接触郑可安时的表现,他便觉得这个年轻人天赋不错,虽被郑可安举报让刑事科抓捕,但正是因为如此,识破了备份照片一事。
举报与池砚舟接触时的表现并无关系。
乃是信息量有差距。
此番接触舒胜更是如此,细节处理到位,人物状态恰到好处。
通过前后态度反转,就将舒胜带入陷阱之中。
是个好苗子。
再者陆言用刑审讯,算证其清白。
盛怀安在李衔清死后,确实有心培养池砚舟。
却也隐含顾虑。
陆言当日用刑乃是他盛怀安默许,池砚舟心中憎恨陆言,岂能不憎恨他?
人微言轻时,自然难看出愤恨。
可若一朝得势呢?
俗话讲有朝一日权倾在手,杀尽天下负我之人!
盛怀安担忧便在于此。
但你若说池砚舟真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能力,盛怀安也保持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