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本质上,还是一个重武轻文的国家。
因为军功爵位制的影响,百姓的观念就是参军建功立业,再加上不断开疆拓土带来的热度,让官学之中,兵法和骑射一直都是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历次海军扩编,报名人群之中也都有不少的官学学子。
武举在大秦引起的热议,绝对还要在文举之上。
许多大秦百姓,聚在一起,对着报纸和公告上的武举规则详细探讨了起来。
各郡县尉府门口的报名处,更是直接人满为患,将街道堵的水泄不通。
。。。。。。
九江郡,六县,一处简陋的宅院内。
一位高大的青年推门走了进来,大声道:“英布兄在吗?”
“什么事?”
“原来是王老哥,快请上座。”
正在院中练武的英布,连忙放下手中的石锁,热情的迎了上来。
“英布贤弟,真是好大的力气。”
看着院中那庞大的石锁,被称作王老哥的中年男子神色一动,开口道:
“贤弟有如此过人的武力,又熟读兵书,精通战阵,为何不去报名参军,成就一番功名霸业?”
英布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
他在九江郡其实是颇有名气。
昔日年少轻狂,仗着一身武力,好逞意气,四处打抱不平,最后失手将人打死,触犯了秦律,上了郡县的通缉名单。
无奈之下,只能隐姓埋名,正当英布走投无路之时,幸得这位王老哥收留。
不过英布也是讲义气之人,稍微犹豫便将自己被通缉之事,告诉了老王。
然而让英布没想到的是,这老王为人颇为豪爽,知道他是见义勇为,失手杀人之后,并没有带他见官,反手冒着连坐的风险,收留了他。
自己的情况,王老哥了如指掌,如今让他去参军,这岂不是自投罗网?
按照秦律,英布虽然可以戴罪立功,但是要受黥刑,也就是在脸上刺青,这让年轻气盛的英布如何能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