斡儿答都没有回来,拔都派来了一个侍卫百夫长。
他带来了拔都的声音。
拔都建议各部长子,再来一次西征,从西方获得更多的地盘和人口,同时与宋议和,互通有无。
历史有名的长子西征,终于由拔都率先提了出来,拔都虽然不是长子,但他表态愿意充为主帅。
以拔都的能力,确实这会在蒙古各部中,也只有他能当主帅,代替拖雷的位置。
“砰”窝阔台当时拍案而起,怒不可竭,拔都这是想军权呢?——
哈剌合林在突厥语中叫‘黑圆石’,位于今蒙古国境内前杭爱省西北角杭爱山南麓,鄂尔浑河上游右岸的额尔德尼召近旁,距乌兰巴托市西南365公里。
哈剌和林所在地区也是蒙古高原的中心地带,这里森林繁密,盛夏时遍野开花,不但有水草肥美的天然牧场,还有鄂尔浑河边的大片肥田可以耕作。
因为鄂尔浑河流域独特的天然条件,很多游牧民族都在这里建立过政权和都城。
成吉思汗于1220年确定这里为大蒙古帝国的都城,都城选址在古代克烈部和回鹘都城的基础上扩建,并取名为哈剌合林城。
之后成吉思汗一直在中亚和南鹅一带征战,哈剌合林成为蒙古国的大本营和后勤基地。
在成吉思汗死后,这片地方,理论上为幼子拖雷继承。
这里常年牧养着十万以上的战马,为蒙古东征北战提供源源不断的战马支援。
这边虽然说是城,其实目前为止还没有城墙和宫殿,当地的蒙古人还是和在草原上一样住着蒙古帐包。
原本要等到1235年,窝阔台才动员工匠和民夫,修建城墙和皇城万安宫。
现在的哈剌合林大概有五万多户牧民,主要是蒙古和契丹人为主,有部份女真人和汉人。
蒙古本部比较多,另外契丹人和女真人,汉人全是工匠。
哈剌合林分工明确,蒙古人在这里养战马,契丹和女真人、汉人专心打造。
蒙古人在征服各地后,通常只留工匠不杀,所以把大量工匠都迁移到这里。
附近还盛产各种矿产,像后世著名的博鲁金矿,有一百五十条矿脉,距离哈剌合林也就几十里,当然,这会也没发掘出来。
后世蒙古煤炭99%来自露天煤矿,总储量220亿吨,占世界10%。
他们是全世界煤炭资源最集中,最丰富,埋藏深度最浅的国家。
而后世著名的蒙古几个大煤矿,全在哈剌合林不远处。
其中有年产褐煤400万吨,蒙古最大的露天煤矿巴嘎诺尔矿,年产煤150万吨,可以露天开采的沙林固矿,都在哈剌合林三百里内,而且都是露天可以开采的煤矿。
其中沙林固煤矿因为品质好,露天可以开采,蒙军占据这里之前已经有在用到。
此时的哈剌合林,还是蒙古帝国的大后方,大本营。
仅各族工匠,在这边就有两万多户。
四月的哈剌哈林草木复苏,地面上一片绿色。
“驾”一个年轻人快马当先,奔驰在附近的一片旷野上。
在他身后,紧跟着十几个蒙古精锐骑兵。
他们速度很快,年轻人不时看向前面的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