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雷算算时间,他要求派出一百里,如果到了一百里外,回来要一个多时辰,但肯定不会去了就回,会在四周查探一番,一般没有情况,当天不会回来,有情况的话,哨骑中会派人回来。
他抬头看看天色,这个时侯也差不多要回了。
“应该没什么情况,还在继续往东。”拖雷想了想:“再等等,戌时还没回来,就要加派哨骑往东,那怕晚上。”
“今天晚上加派哨骑在附近十里内游走,不但要看着金兵动态,也要防止金兵援兵。”
但古代晚上不好打仗,所以拖雷哨骑也只放到十里,发现敌军也来的及反应,而且晚上的哨骑,更多的是象征意义,完全没有视线,只能靠声音来判断。
当然,蒙军哨骑会选择一些高处,居高观察,可能有敌军会举火把过来可以看见。
但这种可能性极底,也没人认为金兵会这么干。
忽生孙想了想,小心翼翼的道:“我军已经过了堵水河,又在南侧,现在只有一个渡口,一旦回去,要很久的?”
天黑前,拖雷决定渡河,当时忽生孙有些反对,建议全军在河西驻扎,有利于防守,只要守住两个渡口,那怕要走,也可以立刻起身。
但拖雷根本没把金兵放心上,执意要过河,过河时还有两个渡口,北面的赭阳道还挺宽。
现在他们到泌水河东驻扎,远离了北面的赫阳道,只余一条佘旗桥渡口,一旦蒙军被袭,想撤回河西,这十万人和马,得撤多久?
拖雷听完有些不满的看向忽生孙。
忽生孙因为是哲别儿子,在大蒙古地位还是比较高,这次跟着拖雷进来,已经多次提出不同意见,包括之前要求不管金兵,直趋南京。
你这是要证明比我带兵打仗厉害吗?拖雷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因为天色已黑,看不到忽生孙脸上表情,他忍住没有发火,冷冷的道:“你是害怕我军被金兵击退?无法过河?”
“放心,到时本王允许你部可以第一个过河。”
“哈哈哈。”四周响起各种嘲笑声。
没人以为金兵能打败他们大蒙古,根本不需要考虑会匆匆过河的问题。
十几万金军被他们三万多人追着打,现场谁会把金兵当回事。
忽生孙见状也不敢再哼声。
“报。”就在这时,远处又有哨骑飞快回来,看起来情况比较紧张。
但此时已经天黑,路上不平,视线不好,那哨骑被另一个人带着往这边跑的,可能比较急,跑在前面,突然马蹄踩上什么,轰隆,连人带马重重摔倒在地。
四周蒙古诸将齐齐惊叫。
“成何体统。”速不台看的大怒,谁的哨骑,练成这个德性?
但忽生孙脸上露出凝重的表情,怕是不好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