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302章 千里绕沙漠(第6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至于这件事的对错不用争,阿绰肯定没有错,要怪只能怪蒙军太凶残,毫无人性可言。

现在距离屠城已经过了三四年,众人来到甘州附近时,依然能感觉到空中隐隐有股惨烈的血腥味。

仁绰几个西夏人进来后脸色就一直很难看,实在无法忘记甘州被屠的惨状。

他们更无法忘记蒙古人数次进攻西夏,屠杀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军民的凶残。

此时的宋军副什长刘大江沉声道:“陛下说的没错,对于这些野蛮人,只有用更野蛮的手段。”

“他们喜欢杀人,咱们将来,要狠狠的痛杀他们才好。”

仁绰等西夏人几乎个个咬牙切齿:“当杀光蒙军。”

这上的木尔提和格日勒面面相觑,他们同时想到之前宋军的宣传,说是吐蕃各部想投靠蒙古人,所以宋人才来打他们。

没想到蒙古人这么凶残,如果来打我们,我们不投降,必然也要屠我们,我们投降了,就要跟着蒙古人去打宋人?

所以宋人才来打我们,这么想想,好像族人被宋人打还是活该?

这逻辑没问题啊?

木尔提这次不设坑了,他们有西夏军衣甲,然后故意在天快黑时,去遇到一股甘州哨骑,接着突然发作,他们这边也有西夏人,西夏人走在前面,说着西夏话,然后突然一顿切刀砍菜,又灭了一队。

经过询问后,知道甘州这边没什么人,主要几年被蒙古屠了,蒙军从西凉迁了五千户过来,加上五千西夏军和家属,还有其他契丹人等,加起来全城才五万人不到,驻军不到一万,只是个蒙古百夫长负责,主力还是西夏降兵。

问完还是老套路,直接杀了拖走,然后往肃州。

肃州当年同样很惨,西夏守军坚守不降,城破后被屠,一个不留。

木尔提还是老套路,得到肃州总人口才两万,守军不到三千。

大概这边距离宋境太远,所以蒙军在这边放的人也少,当然,这会西夏也没多少人了。

接着木尔提带人继续深入,先后到达瓜州,沙州,行程上千里。

几人最后是每人带了三四匹马,马匹越来越多。

因为穿着西夏军服,加上路上比较小心,每次出发,都是派仁绰单骑在前面探路,以防遇到大队兵马,所以跑了一个多月也没出什么事。

沙州同样惨,当年蒙军打沙州时,沙州西夏守将先假降,然后伏击蒙军,差点把蒙军主将给活捉了,之后沙州顽强坚守,蒙军是晚上挖地穴后,奇袭破城,打下来很艰难,所以把沙州又给屠了。

沙州已经和原西辽地盘相邻,这边人更少,全城一万人不到,守军两千,其中好多百姓是原西辽的人被迁到这边,所以城中契丹人最多。

宝庆六年(1230年九月),在外游荡了近两个月的木尔提带着小队人马开始回程。

格日勒在路上不停的看宋军画地图,心里非常佩服,还主动学习。

队中有两个宋军是专门画地图的,他们一路过来,那边有水,那边有山,那边有树林,树林有多大,能藏多少人,那边有路,路有多宽,能不能走马车,全部画的清清楚楚。

回程的时候,西夏人仁绰建议木尔提别走原路,从沙州往南,经祁连山北麓山,那边山脚下有水草最为丰美的草原——祁连山草原,这段路是比较好走的。

当然,过了草原后,就会到沙州南的一片广阔的戈壁地带,这段路是最难走的,最好能有骆驼,然后可以进入若盖草原,再从若盖草原绕回叠州。

这段路长上千里,比来时要远,但比较安全,其中最难的就过数百里的戈壁沙砾地区,和过沙漠没有区别。

而且仁绰认为,将来蒙军如果想进吐蕃,打不掉叠州的话,必然也要选这条路,他们可以先走走看,看看适不适合大军行走,有没有可以伏击的地点。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