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官员也有部份可能在这范围内,毕竟大部份都是清官,家中田产也就在人均一百亩内。
户人均五百亩以上者。
但换个方向想想,秦卓跟着皇帝这几年,升官发财,从一介商人做到朝廷重臣,他家的钱花也花不完,有没有这么多田,也真的不重要。
家中人均有粮田五百亩以上的,基本等于要被朝廷抢劫。
但秦卓的表态意义也很重要。
新税法还归定,天下所有文武官员,和勋贵,照此法进行。
但仔细算算真不多。
此言一出,四周众人都是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事后他们才知道,秦卓自己只留了一千亩,又给了儿子秦小胖一千亩,其余的田全上交给朝廷了。
赵与芮知道历朝以来土地兼并是引发朝廷崩溃最大的问题之一。
现场官员们听到这里都是脸色微变。
而且李宗勉说的事,想把所有农田平均到全国百姓手上,几十年都可能做不到。
赵与芮这么搞,以后粮田可能逐步分配到全国百姓手上。
接着他又说了后面征收标准。
但是很多以前的文官,勋贵,积累大量粮田的官员们可受不了。
赵与芮就是逼他们把田卖掉,彻底解决土地兼并的祸害。
四周立刻一片附和之声。
户人均一百亩以上,五百亩以下者。
这样至少在他当皇帝的任期内,要保证大宋的财政收入不会出现大问题。
梁成大和赵汝述天天拍皇帝马屁,没想到皇帝对他们下手最狠。
他们的很多亲朋,同乡也会是在这个范围内。
赵与芮不动声色,以后就没农业税了。
这家伙号称全国首富,家中田产早过万亩,跟着魏王赵与芮发达后,据说田产也越来越多,这两年收购了不少。
秋税亩五斗。
户人均二十亩以上,一百亩以下的。(这种家中起码一两百亩田。)
夏税丁口输绢一匹,输盐二十斤,输布一匹,牛皮牛角牛筋若干(可折钱)
赵与芮肯定打算用商业税来代替农业税。
毕竟一千亩以下还是可以承受的,大部份地主和官员,就算卖田,也都会选择留下一千亩。
这里就等于是明抢了,其中钱十贯更是震惊众人。
而且皇帝也是要求无论文官武官,一体交税。
两宋夏秋税都是以田地多少为标准,也就是说,如果你把田卖到只留十亩,你家里有再多的钱,再多的商铺,再多的房子,也不会被征夏秋两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