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价钱有多高,先投靠魏王。
因为魏王身边的人说的没错,通常买官的人,很难得到晋升,但是如果跟着魏王,或许还有机会。
“不急,你先听听本王的条件。”赵与芮上前,轻轻扶他起来。
“你要昌国县县尉?三万贯可以卖给你。”
常安脸色微变,没想到这么便宜,他竖起耳朵,知道魏王后面还要说重点。
“对外你就说是十五万买来的。”
常安拼命点头。
“本王卖这么便宜,当然是有条件的。”
“本王要金塘岛。”
赵与芮说,他要金塘岛,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屯田,屯田的粮食用来交税,要证明他卖官得到的钱,兴修了水利,屯耕了新田,增加了庆元府的粮税,为国家出了力。
第二个是制糖,赚钱,常安可分红。
常安脑子飞快运转起来,他从一个都副保正,做到几十万身家的富商,无论眼力思想,远超一般普通南宋百姓。
这事百利无一害,而且能结交魏王,为啥不答应?
“从今天起,下官一切都听魏王的。”常安再次拜道。
“好好好,常县尉,以后你我,就是自家兄弟了。”赵与芮哈哈大笑,重重拍了拍常安。
这常安积聚了几十万身家,家中最值钱的就是那五千多亩粮田。
此时庆元府上等粮田价格达到20-30贯(铜钱)一亩,金塘岛其实粮田非常好,但岛外的人不知,常安买时,通常10-20贯之间就到手,这些田就值近十万贯。
“听说金塘岛上现在粮田一共是七千多亩,一大半集中在常县尉手上。”
常安立刻道:“下官愿献出一部份给庆元府。”他也是嘴上说说。
“本王要你田干什么,但本王上过岛,岛上可以屯种良田的地方加起来,三四万亩是弄的出。”
“本王想在岛上放些自己人屯田,有什么办法?”
常安想了想:“岛上有四个都保,都迁居到现在的粮田处。”
“其余的地方,给魏王的人用来屯新田。”
赵与芮又道:“可有人愿意制糖?”
“岛民们大都靠捕鱼为生,有风险不说,一个三口之家,年收入约在一百贯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