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372章 现在打仗都得以万骑起了?(第5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原本察合台和阔端合兵后,察合台是主帅。

现在和口温不花合兵后,口温不花好像变成了主帅。

要知道察合台可是蒙古大汗的哥哥。

但口温不花来头也不小。

口温不花后来被蒙古人称为五大贤王。

他父亲是有‘力王’之称的别勒古台,和成吉思汗是异母弟,他和察合台是同一个爷爷。

成吉思汗最喜欢这个侄子,每次出征,都带着口温不花。

口温不花也不负重望,每战都是奋勇当先,立下颇多战功。

之后,成吉思汗把辽王耶律留哥原本在辽东的属地和臣民划归口温不花,耶律留哥部下契丹军也到了口温不花麾下,所以口温不花部下有大量的契丹人。

察合台和口温不花合军后,口温不花也是先主动提出让以主帅之位。

但察合台自进入西夏后,沙州没攻破,打瓜州无功,中兴府也没保住,他还是有点脸的,思来想去,不能再当主帅了,万一再打输了,这个锅太大,背不起。

加上口温不花资历和他相当,于是察合台主动让贤,让口温不花为主帅。

当然,这些人聚在一起,谁是主帅并不重要,通常每次开打前,蒙军贵族们都会一起商议,相互尊重,毕竟现场即便是后辈阔端,塔思也好,全是大蒙古排名靠前的贵族。

蒙军到了中兴府以西,然后在城西二十多里处扎营。

这算是比宋军低调多了,也是蒙军历来打仗扎营最远的位置。

没办法,中兴府四周都是泥泞之地,往东还断断续续下雨,所以蒙军只能距离远点。

当天各贵族大将都到口温不花大营中商议兵事。

众将一致认为,攻城是不可能攻的,中兴府易守难攻,四周又刚被水淹,那么只学宋人,长期围团。

这也是当年蒙古征服西夏,逼降西夏军的办法。

不过当年西夏是没有援兵来,他们在这里又不缺粮,攻破了西夏其他所几乎所有城府,随意动用西夏人的粮。

所以他们想要灭这股宋军,首先要保障城中宋军没有援兵。

但现在,孟瑛就带着近三万援军在四处游荡,随时会过来支援孟珙,必须得把这股宋军打掉,或赶跑。

口温不花之前也没和宋军交过手,大营里其他人说的议论纷纷时,他只是静静的听着。

人群中阿勒赤最着急,这会他家属被砍的事还没传出来,但他家属失陷在城中是真,他是很想立刻打进城中的,所以他强烈要求再战孟瑛。

因为诸将中,只有阿勒赤带着蒙古本部精锐和孟瑛打过几阵,且没占到上风。

但阿勒赤不服,他觉的是自己兵力不够,当时察合台只给了他五千骑,对面有三万多。

“宋军约三万骑,有一半是重骑,就是那种甲挺厚的,我砍了一个下马,看对方身上的甲起码有四五十斤重,近战肉搏相当厉害——还有一半轻骑,打法和咱们差不多——两股骑兵相互配合,混合着用,很难打的——”

阿勒赤向口温不花等人解释自己为何打不退宋军。

蒙古人西征时,遇到对重骑,也遇到过轻骑,都能轻易打掉。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