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三百三十三章 握紧手中的榔头敲碎他们的脑袋(第4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五陵弟子,在迁徙入京之后,逐渐掌握了一部分的权力,对朝局形成自己的影响力,而且影响深远。

孙志诚的案子,不大不小,正正好,拿来杀鸡儆猴、立规矩,告诉迁徙入京的遮奢户,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孙志诚暗道倒霉,他思前想后,跪在地上,连连磕头的说道:“陛下啊,草民冤枉啊,但事已至此,草民恳请前往吕宋,也不要去应昌,那赵老七如此凶逆,草民恐遭不测,陛下,送草民和家眷前往琉球或者吕宋吧,离那个凶逆,远一些。”

当皇帝说出西城遮奢户这几个字的时候,孙志诚就知道圣意难违,陛下已经决定,三法司已经断案,他孙志诚只能咽下这口气,他也没有再辩论,而是请皇帝流放他到一个更好一点的地方,而不是去应昌吃沙子,风太大、雪太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你还挑上了!你再聒噪,信不信把你送到辽东古勒寨去面对东夷去?”朱翊钧乐了,居然讨价还价,皇帝坐在月台上,思虑了片刻,说道:“朕还以为你要跟朕再辩两句。”

“再辩两句,草民恐人头不保。”孙志诚十分直接的说道,陛下都说了实话,再辩论下去,就不礼貌了。

孙志诚是遮奢户,他能对下生杀予夺,那大明皇帝也能对他孙志诚生杀予夺,陛下给体面的时候,最好选择体面,因为陛下喜欢翻旧账,真的把他老孙家过去那些狗屁倒灶的事儿翻出来论罪,怕是只有死路一条了。

别的地方不清楚,但大明京畿的百姓,还是对京堂的事儿略有耳闻,知道皇帝喜欢到城门楼子监刑,赵老七之所以对朝廷还有幻想,而不是落草为寇,只是对大明皇帝还有幻想罢了。

“送吕宋吧。”朱翊钧站了起来,把孙志诚换了个地方流放,送到国姓正茂手下做事,那边需要汉人。

朱翊钧之所以答应,不是见孙志诚可怜,而是赵老七对孙志诚没有杀意,可是这孙志诚怕是心怀忿恨,到了应昌,朱翊钧怕赵老七吃亏。

这个年代,吕宋的蚊子们,可一点都不比草原的风雪温柔几分。

朱翊钧就站在了北镇抚司门前,站了许久,看着宫腔瓦舍,看着六部衙门,默默的看着,良久之后,开口说道:“今年的精纺毛呢大氅,令尚衣监开始制作吧,大司马、大司寇、大司徒、太宰、宗伯、总宪都给对襟飞鱼纹。”

“先生、戚帅、俞帅用蟒纹。”

“臣遵旨。”冯保俯首领命。

天气在慢慢变冷,又到了发大氅的日子,一如既往,赐服的规格上,朱翊钧的蟒纹仍然吝啬,只有张居正、戚继光和俞大猷。

很多朝臣喜欢用这个来判断皇帝的态度,哪一天皇帝不赐给张居正蟒纹的时候,就是贱儒们日思夜想的机会。

皇帝对此心知肚明。

大明现在的局面,不是朱翊钧个人努力成果,是万夫一力,才有的景象。

按照太宰万士和修撰《海外藩国志》中对于基础国力的定义,泰西的西班牙王国,是真正的日不落帝国,太阳的光芒始终照耀在他们的领土上。

万士和把西班牙王国排在了海外藩国国力第一,而琉球在已知的世界,也就比蛮荒之地稍微好一点。

连泰西来的黎牙实都震惊于大明的繁华,琉球国王尚久,自然也不遑多让,到了大明,尚久才真切的感受到了文明究竟是何物,奢侈是何物。

“尚兄以为,大明如何?”王谦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就和尚久开始称兄道弟了,这是一种拉近彼此距离的惯用办法。

“很好,天朝上国!”尚久由衷的说道。

王谦疑惑的问道:“好在哪里?”

“政通人和。”尚久思索了良久之后,给出了一个答案。

王谦、王梦麟、陈学会互相看了一眼,暗道坏了!

这个尚久,看了这么久,最最最在意的就是看到了政通人和这四个字,这代表着尚久居然有一些政治抱负,想让他和他的世袭永远留在大明,难度直线上升。

如果尚久没有政治抱负,就再好不过了。

可是,他偏偏就有。

尚久正襟危坐,颇为郑重的说道:“陛下如同天上的烈日,照耀着大明的每一个角落,大明的百姓,每个人都沐浴在了圣恩之下,陛下的圣旨,送到到大明任何一个角落都会得到执行,这是我到了大明之后,最为羡慕的地方。”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