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二百四十章 火烧长崎(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如果这样说话,那长崎就是大明的领土。”巡察使眉头一皱,回忆了片刻,似乎大明都饷馆的税赋一直是如此,大明非常的固执,这个行商的税率,似乎从来没有变过。

“那就继续好了。”徐渭脸上的笑容十分的淳朴而安详,像极了那些在信徒忏悔时,神父露出的笑容。

而对面的神父则是一脸坦然的说道:“合作愉快。”

在教廷的神父巡察使离开之后,孙克毅面色古怪的问道:“先生,你和巡察使似乎忘记讨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何逼迫大村纯忠献土,现在他在待价而沽。”

“我们讨论过了。”徐渭颇为确信的说道。

“把总,先生和巡察使讨论了吗?”孙克毅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看着麻锦问道。

麻锦摇头,他们的对话其实很简短,绝对没有讨论如何夺取长崎。

“我让他继续就好了,一些个脏事,不太适合大明的客兵去做,否则客兵就会从组织严明、要救黔首的大明军,变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兵匪了。”徐渭没有说太明白,但是他不想大明客兵的手上,沾有太多的肮脏的血。

戚继光建立客兵的纲领是:上报天子,下救黔首。

这是一种很稀缺的纲领,再大的利益,也不能动摇这个纲领。

让客兵办脏事,是一种亵渎,而且非常的危险,客兵这种暴力的化身,不能蜕变成无道德、无拘束的匪徒,真的有那一天,第一个死的一定是他徐渭。

这是戚继光在面圣的时候,最先提到的军队最重要的东西,组织度。

组织度是围绕一个纲领而建立的制度和体系,组织度的损失,是对军队军纪的最大破坏。

而徐渭等人踏足的地方,是一个习惯了下克上的地方,把训练有素的客兵变成不顾一切杀人不眨眼的恶鬼,是嫌自己命长。

如果朱翊钧在这里一定会对徐渭的想法非常认同。

倭国是个非常擅长下克上的地方,他们的基本政治逻辑,就是层层架空,幕府将军、太阁、关白、太政大臣,都是架空的天皇,而管领又十分擅长架空幕府将军,而在地方,令制国的大名们,又会被各家家督层层架空。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本能寺之战中,被下克上的织田信长。

万历十年,织田信长十分信任的心腹家臣明智光秀,在本能寺发动了政变,杀死了织田信长和他的长子,结束倭国自应仁之乱百余年动荡的织田信长,就这样被自己信任的家臣所杀死。

这种下克上的风气,一直到了后世仍非常的明显。

比如就有倭国匠人,手搓双管铁炮,曰安倍切,孤身一人一骑讨倭国太阁、一击毙命,安倍直接心花怒放。

在山上彻也身上印证了倭国的工匠精神、应征了倭国的水管真的能当枪管的武德、印证了一骑讨的勇敢、应征了下克上、印证了匹夫一怒,血溅三尺,在山上彻也刺杀这件事上,这些精神全都得到了应验。

孙克毅和麻锦很快就明白了,徐渭和巡察使真的谈过了,而且也达成了协议,因为一场波及整个长崎的大火,开始在山林之间蔓延。

这场大火来的突然,来的迅速,很快就席卷了整个长崎,火舌舔舐着倭人的木屋,无数人为了自保,纷纷跳入了海水之中,再没有了踪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火在长崎这个海港烧了整整一夜,山林、木屋、船舶、闸口、栈桥等等,全都被烧的一干二净,无数的人或者在火海中被烧成了焦炭、或者跳入了水中葬身大海。

火烧长崎,人间炼狱。

这把火谁放的?自然是为大村纯忠洗礼的教父和教会的巡察使了。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