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

第一二四章 东北大开发(第4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最终开封城一年商业税高达四十万贯。”

杨丰说道。

“盗匪混入作乱该如何?”

郭英说道。

“你们因为害怕盗匪混入作乱所以放弃大幅增加税收的机会?这个思想就让人费解了,再说盗匪因何而生?还不是穷?如果做个小商贩的收益,就能超过做盗匪,那谁还会去做盗匪?如今那些所谓的盗匪,有多少其实都是因为你们的各种限制不能正常做生意,所以亦商亦盗的所谓盗匪?

民间有需求自然有流动。

你们各种限制不准,那自然就有人被逼的铤而走险。

人人都有钱赚谁会冒杀头危险?

商业应该是开放而不是封闭,贸易应该是流通而不是禁锢。”

杨丰说道。

他其实是想鼓动辽东这些家伙仗着天高皇帝远,偷偷先搞起来。

这里有这个条件。

毕竟离着京城远。

而且作为边疆区条件艰苦,对他们一些能够增加收入的努力,哪怕就是擦边的,朱元璋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他也知道把这些军户扔到这里的确有点对不起他们,现在他们能自己找到赚钱渠道,那他再干涉就容易引起不满了。

现在这些家伙已经在擦边,比如辽王的罐头盐分越来越高。

都能直接当盐用了。

但他这不算私盐。

也不算咸鱼。

毕竟法律上完全属于空白,虽然这个问题对老百姓没用,官字两张口,可他是藩王,官字几张口也没用。

至少在朝廷修改盐法,给罐头设定含盐量前,他就是把罐头搞得可以齁死人,那也不违反盐法。

朱元璋不懂吗?

他当然懂。

可他也知道把自己儿子扔到辽东的冰天雪地,至今连王府都没有,全家住帐篷,开荒还产量只有江南的四分之一五分之一,这样的环境你总得给他个赚钱的门路啊!

同样开原的将领们也已经在开采银矿。

这也是擦边的。

因为朱元璋并没批准开采。

他是懂的,在那里开采银矿,意味着辽东需要养活更多脱产人员,或者说需要从南方运更多粮食,而这明显是违背他原则的。但他对开原那些将领的开采依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采取默许态度,至于原因差不多,毕竟那里比广宁还苦。而且开原的这些将领,很大一部分都带兵跟着朱棣朱植在会宁作战的,那种连蒙古人都想走的鬼地方让人家长期作战,你不给点好处行吗?

那么现在鼓动辽东集团,为了增加收入,偷偷摸摸开放商业,估计朱元璋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说到底这里太苦了。

总得让这些戍边将士们能有在这里待下去的动力。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