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烫豆油在厚重铁锅里翻腾的浓烈焦香,新鲜黄豆被石磨碾碎后散发的、带着大地腥气的清甜浆味
面粉在高温下迅速膨胀、定型所释放出的、令人心安的谷物烘烤气息。
这些味道霸道地交织、蒸腾,像一层滚烫的、带着油烟的厚茧,紧紧包裹着十栋一单元这间被岁月熏染得发暗的屋子。
它们是生活的底色,也是生存的烙印。
吴欣怡坐在自己靠窗的小书桌前。书桌是老式的、刷着暗红色油漆的三屉桌
桌面上铺着一块边缘磨损起毛的透明软玻璃板,下面压着几张泛黄的旧照片、课程表和一张抄满了席慕容诗句的便签。
窗户开着,外面就是家属院窄窄的、停满了老旧自行车和电动车的过道。
桌上泾渭分明:左边整齐地码放着初二课本和厚厚一摞《五年中考三年模拟》
一本摊开的数学练习册上,红蓝黑三色笔迹交错,密密麻麻如同作战地图
右边则是她小小的“精神避难所”——几本封面磨损的小说和漫画叠放着
最上面是一个屏幕裂了些许细纹的国产智能手机,屏幕还停留在某网络小说阅读APP的章节页面
一个素色的硬壳笔记本,封面贴着一枚小小的羽毛贴纸
里面是她工整誊抄的歌词和偶尔流露的、带着“45度角仰望天空”式忧伤的随笔
还有一个磨掉了漆的铁皮铅笔盒,盖子内侧的动漫贴纸已经卷了边。
她正对着手机屏幕上一道复杂的动态几何题皱眉,手指在布满细小划痕的屏幕上滑动、放大着图形,试图找出隐藏的辅助线
窗外传来电动车防盗锁“滴滴”的鸣响,以及不远处小街上扩音器里循环播放的“特价鸡蛋,十块钱三斤”的嘈杂叫卖。
“囡囡——”
母亲吴秀芬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带着浓重的油烟味和挥之不去的疲惫感
布帘子被一只粗糙的手撩开,吴秀芬探身进来
岁月和辛劳在她脸上刻下了比同龄人更深的沟壑,眼角的鱼尾纹深刻得如同刀刻,常年的烟熏火燎让她的皮肤显得黯淡粗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