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到生死簿》

第362章:一气可吞鲸,巴蛇欲吞象(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早年间有人进行过这样的论证和实验,同样可以上诉到大夏太祖的时期。

长顺不死,历代的帝王从来都没有放弃过。

其中以大夏太祖的谋划和策略最为惊心动魄,其当年同样做了最惊人的谋划,而且想法和我一样。

但以池塘吞没整个江河、大海又岂是凡人所能够做到的,需要完成的事情实在太多,首先就需要让大夏固若金汤,不会被那可怕的海洋同化,因此就需要早年间人族立国的最奇特的物品九鼎。

鼎是这片天地间最为珍贵的物品,而当年铸九鼎镇压天下,九鼎所在整个天下都固若金汤,不会有丝毫的气运和相关的灵气流失。

是天底下最尊贵,最特殊的宝物,甚至于皇位的争夺都有争鼎之说法。

可是在更早更为久远的时代,九鼎在大夏立国之前,就已经相继的遗失,不成系统。

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大夏的那位太祖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十二金人同样有惊天动地的能耐,有着和九鼎相同的能力,能够稳固天下,镇压天下。

传言其铸造过程之中还融入了部分的首山之铜,那是和铸造九鼎相同的材料。

九鼎聚集人族整体的气运,而借助天下所有的兵刃,同样把相关的气运接引而来,再用首山之铜封印牢固。

整体都相当的美妙,是顶尖的奇思妙想。

呃,不过早些年的行动也过于爆裂。

日出之国和北地边关以及十万大山之中的诸多事情,就是因为行动太过于爆裂,诸多尝试不够那般温和才导致的。

我表示能够理解,毕竟任何时候都是有混乱无序变为有序的。

任何最初的尝试都会比较艰难,相当的痛苦,而且很有可能要出现大问题,早些年间能够把这些大问题都了解清楚,就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而大夏早些年相关的混乱,很多时候都是源于这种尝试。

我仔细看了一下相关的资料,他们的思路整体都是走得通的,只是需要更加温和一些。

整体相关的人族气运都需要掌握在手中,无论是九鼎还是十二金人都是手段。

通过这样的手段,连通了整个人族的气运之后再引入外力才能够导致自身保持相应的精气神,风骨不丢失,因此才能够炼化另一方天地庞大的精气以及抵御其相关的规则。

无论是妖兽道还是饿鬼道,其被人薅羊毛本身都是有所感应的,但他们完全不在乎,那是因为他们流淌出来的相关的天地精气本身都有他们自身最为坚固的烙印。

其他人胡乱的炼化,自然而然的就会被其中的精神烙印所影响。

就如同日出之国的诸多人物,性情渐渐的变得阴冷残酷,那一片大地之上,诸多的邪祟不断的滋生,甚至于整体的人物都渐渐的坠向饿鬼道之中。

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

而相对于渺小的池塘,澎湃汪洋无尽的大海感染力才更强。

正常人物都难以抵挡那一种诱惑,世界同样是如此。

我遇到了大问题。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