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州军队不光人数众多,加之他们武器精良训练有素,草军虽然人数也不少但是面对这样的正规军以及高墙深沟也只能望洋兴叹。
于是在君可正和君可义的商讨之下他们给草军制定了先攻占升州周边将之包围后逐步蚕食的方案。
因此与升州相邻的淮南国便成为了草军新的目标之一。
为了确保这一次能够拿下淮南国君可义带着他和吴忠全以及于广清一起前来淮南国国都寿州城打探情报。
原本权献之应该和君可义他们一起打探情报的,但是昨天在欢颜楼吃饭时突然听到有人吟诵出了半阙佛诗。
并且还说这首佛诗乃是岐国世子穆青亮所作,更加夸张的是竟然有人传说这岐国世子穆青亮乃是佛家的大德高僧的转世灵童。
对于转世灵童一说权献之也只是从一些佛典上看到过。
曾经他也曾经问过老主持,但是老主持对此却是讳莫如深。
他只是对年幼的权献之说:未知生,怎可言往生之事。
从那以后权献之便不再去刻意研究转世灵童一说。
原本对于这种不知真假的说法权献之完全可以置之不理,甚至是一笑而过。
但是当他听到那半阙佛诗的时候他就不得不重视此事。
因为穆青亮所作的那半阙佛诗他曾经看到过,确切地说他曾经看到过这整首佛诗。
而当初他有幸看到整首佛诗也是因为老主持,因为这首佛诗正是记录在老主持的手札之中。
说来那本手札也是一件值得称颂的奇书。
说它是奇书并不是因为这本手札中的内容有什么奇特的地方,这本手札奇特的地方乃是它的书写方式。
当初老主持在书写这本手札的时候并不是用的普通的墨汁,他所用的乃是自己的舌尖血加上朱砂混合而成。
这本被称为《舌血箴铭》的手札也是老主持一生修行的见证。
而那首佛诗就是在这本《舌血箴铭》之中。
这首诗名为《少年痴》。
全诗则是:我本出俗家,无奈换袈裟,菩提不悟,尘缘难剪,强忍座莲花。
别离望朝暮,添恨多几许,念甚梵经,痴心寂灭,春梦已蹉跎。
虽然穆青亮所说的半阙诗词与老主持的这首《少年痴》的上半阙有些许不同,但是却完全符合他的身份。
要说这穆青亮能够自己写出和《少年痴》如此相似的佛诗来权献之是完全不相信的。
毕竟此时的佛家已经被朝廷所灭,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菩提莲花这些东西乃是佛家的象征了。
而在权献之看来这穆青亮能够写出这半阙诗词来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就是这穆青亮的确乃是老主持的转世灵童,他能够写出这半阙佛诗是他受到了前世记忆的影响。
而另外一种可能就是这背后有人故意在做局,并且此人还曾经看过老主持的《舌血箴铭》。
至于这人为何要做局,做局又是为了引什么人入局他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如果是第二种可能,他便想要将幕后之人给找出来并且将老主持的那本《舌血箴铭》个要回来。
毕竟这本手札对于别人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他来说则是他最为宝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