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书库

久久书库>绛天 > 第五十三章 西行之路(第2页)

第五十三章 西行之路(第2页)

清音说:“传言没错,只是这里背靠琼山和北山,水汽在山间凝结,形成降雨,滋润了这里的土地。你向南行,进入中原腹地,就会发现,即使有渠道把所有的水源都用上,也如杯水车薪。上千万亩的耕地得不到水的滋润,土地干裂,庄稼枯死,而且受旱的面积还在进一步扩大。”

奚景瑶惊说:“听说天下一直承平,虽有动乱,但很快平息,也只限边强之地,不知何以会出现这种现象,难道是来自上天的惩罚,咱们大夏将倾?”

“妹妹这话休得再说,小心祸从口出,触犯天威。”清音说,“这天降灾祸,非人力可为,相比东州,上州,庭州之地,中州还算好的,我们基本上还不愁吃穿,但天下承平,也兄限于庙堂之上,王公贵族,广大的平民百姓,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圣人多被眼前的繁华蒙蔽了眼睛,是看不到天下困苦的。”

说话间,经过一个村寨,奚景瑶见路边有一妇人领着一名小孩在那儿,妇人头发蓬乱,两眼失神,那小孩头上插着一根稻草,双腿跪在地上,耷拉着头,一动不动。

奚景瑶奇问:“这是为何?”

清音说:“孩子的头上插着稻草,表示人如草芥,这是大娘在乞求路人,行行好,买下我的孩子吧!”

奚景瑶惊得说:“小孩也能卖?”

清音说:“妹妹是不知,很多百姓一生辛劳,获得的收入除去税租,不够养活一家人。为了不致于全家饿死,只能忍痛卖掉自己的孩子,这样家里获得了收入,孩子进入大户之家,也能够生存下来。”

“卖自己的孩子,这多残忍。”奚景瑶说。

“平民为了生存,是没有选择的,再残忍的事也得做。”

奚景瑶跳下马,走到妇人面前,取出一锭银子给她,轻声说:“大娘,收下这锭锒子,带着孩子回家,好好生活,别卖她了。”

妇人接过银子,伏地磕头。

奚景瑶回到马上,清音说:“没有用,他们不会走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奚景瑶回头,见那妇人仍然带着孩子跪在路边,没有挪动半步。

奚景瑶说:“为什么,我不是给了他们钱吗?怎么还不走?”

清音说:“天下苦难的人那么多,妹妹你接济得过来吗?再说,就算你给她们银子,也会很快花光,倒不如卖掉一个孩子,以图长远之计。”

奚景瑶很是无奈,只好跟着清音离去,但这心里是无比的沉重。

马过西山口,进入西府郡。三天后,到了竹海。战乱后的竹海,经过一个多月的整顿,基本已经平静,人们生活照旧,失去亲人的人也慢慢平复心情,毕竟逝者已逝,生者何辜?活着的人还得继续穿衣,吃饭,为生存而奔忙,这就是人为什么会忘记过往,只求眼下的原因。

经过高欢对竹海的洗劫,西府军倒是收敛了从前的土匪行径,对治内百姓还算平和,人们在重建家园之中,没有受到过多的干扰,生活秩序一切正常。碧云居不在交通线上,且受到西府军的诸多护卫,更是偏安一隅,很少有人来打扰。碧云居向南隔梵音谷和竹之河与沙河相汇,常有大风和水雾东西连接,在竹海方向是看不清碧云居全貌的。

碧云居向北向东延展的草地,如果从空中看,实在太过平整,有被人工修理过的痕迹,但数百年来没有人在此耕种和建房舍,就算战乱和承平时代,也很少有人涉足,倒真是奇迹。

清音选择此地建碧云居,是因为她离开梵音谷后,第一脚踏足的土地,且此地四面的风景,实在太美,她都舍不得离开。

清音,青兰,奚景瑶三人到了碧云居,姚七七和柳青云等人早得通知,都一起出门来迎。大家互道问好,柳青云牵着清音的白马,赞叹说:“阁主,你这马真漂亮!”

清音笑说:“青云姐,你喜欢吗?我送你了。”

柳青云睁大眼睛说:“真的吗?阁主。”

青兰说:“这可不行,皇上御赐的马,阁主随便送人,送的人和接受的人都要受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