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上岸,带来十条五六斤的鲤鱼,跳得特别欢实。
李格笑道:“这种级别的鱼,是不是要好抓一些啊?”
“只要抓到手,几乎跑不掉。”李培喘着粗气,一边把鱼放到鱼箱里,一边遍笑着说,“我刚才看到一条超大鱼,估计有六七十斤,看一眼就走了。”
“那种级别的,若是有一个带长线的大钩子,勾住嘴巴或者鱼鳃,用线拉紧,那它就跑不掉。”
李格问:“那得值多少钱?”
“遇到合适的买主,三十五块钱一斤是跑不掉的,咱们岩朗镇就下游的石材厂那个老板舍得花钱,其他人买几斤还行,整条买下的真不多。”李培有过经验,平时抓到大鱼都是拿到县里去卖。
其实跑一趟也不划算。
所以,他们并热衷搞大鱼,偶尔搞得一两条二三十斤的,也是直接联系那些老板,给他们送过去。
或者干脆像李格一样,放在自家鱼塘里。不过很多村民不喜欢那么做,因为太消耗饲料,跟家里养头猪差不多。
这一次,李培在岸上抽了一支烟,然后才第三次下水。
通过观察李培的活动,李格觉得抓大鱼也挺难的,非常消耗体力。如果抓二三斤的小鱼还算可以,可不划算啊。
背着一个氧气瓶游泳,在水里的活动阻力其实蛮大,体能消耗特别大。
连续两次下水,李培明显有些吃力。
第三次上岸,他只抓到一条,是拖着上来的,还是李格到水里接过他手里的鱼护,才把鱼拉上来的。
李格当然没什么问题。
轻松就拿捏住了。
提上岸一看,好家伙!比第一条还要大很多!估计二十斤往上。
“哈哈,你是怎么把它弄上来的?”李格看着气喘吁吁的李培,不敢相信他是徒手抓的,他肯定抓不动。
李培苦笑,“我直接用鱼护套,它们晚上不灵活,套三次才套上。”
“你牛!要不今天就这样吧,十多条也够了,特别是这两条大家伙,放下去怕鱼塘都要翻天。”李格对这结果相当满意,数量质量都非常耐斯。
老板发话,李培自然没意见。
而且,他也累得不行。
走回大寨子路口,还需要步行一小段路,李培见李格一个人斜挎着,走得不慌不忙稳稳当当的,比常年劳动的他还要给力,不由得感到惊奇。
这状态,比回来时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其实,李格已经演得够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