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他们也是要做吃食买卖,自己村子的,先支持一拨。
李雪梅她们做了两种馒头,一种是粗面馒头,一种是两合面馒头。
给钱也行,给粮也行。
粗面馒头一文钱,两合面馒头三文钱两个。
除了馒头,她们还有一个大锅,煮了野菜蛋花汤。
野菜是山里采的,蛋是芦苇滩里的野鸭蛋,一大锅也放不几个进去,放了一点点粗盐调味。
一碗汤也是一文。
村里人吃两合面馒头的少,粗面馒头卖的多些。
倒是野菜蛋花汤,一家子或是买上一碗,或是不够喝再添一碗,还挺受欢迎。
家里还有人守着摊,这边吃完,立时就得替换了人过来吃饭。
这就造成馒头摊前面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娘子们忙着揉面团蒸馒头收碗洗碗……
铜板不断进账。
都是一个村上的,大家知根知底,不用担心谁少给了,李雪梅这个收钱的基本就只有一个工作,报数和串钱。
直到……她收到了第一个外村人给的铜板。
似乎是在旁边看了一会。
听得李雪梅不断报:“五个粗面馒头,五文钱。”“两合面的四个,六文,加一碗汤,一共七文。”“粗面的三个三文,加一碗汤,收四文。”
这边实在是热闹,吃的人多,自然而然就给人营造出一种可以信赖的感觉。
男子沉声道:“我要两个粗面馒头,一碗汤。”
李雪梅面色如常,报道:“粗面两个两文,加一碗汤,一共三文。”
这是一家四口。
爹娘领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来赶集。
男子很快被塞了两个大馒头,盛汤的戚大娘子激动的添了又添,给他盛了满满一碗。
他媳妇怕他粗手粗脚给汤端撒了可惜,自己上手来接。
馒头摊前唯一的两张桌子上,原本挤满了人,见他们四下张望像是在找地方,好几个人麻溜的起身,嘴里叼着,手上拿着,赶忙给让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