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侯和听闻后,非但没有责备卫鬲将朝歌拱手相让,反而对其大加赏赐。
原因很简单,卫国无需派遣甲士攻城,便能轻松夺取邢国都邑。
将朝歌赠予天子,反而能彻底断绝卫人念想。
邢侯启父得知,邢国需归降大周,并将公族
迁往丰水私田原。
当即对邢伯兴发出拷问。
邢伯兴耐心劝说无效,便让君父召集邢国公族子弟,当众进行辩论。
结果不出所料,原本还在信誓旦旦,将为邢国社稷赴死者,纷纷站到邢伯兴这边。
邢侯启父此时方知,无论自己如何挣扎,终将会失去国君之位。
于是,正式下令归降大周。
打开邢国都邑城门前,邢伯兴动起了小心思。
卫鬲曾向天子许诺,卫侯和将会派遣心腹亲卫,沿途护送邢国公族,直至进入大周疆域。
至于如何界定邢国公族,觐见全程均未提及。
邢伯兴随即展开行动,命人制作邢国公族名录。
不仅将姬姓同宗悉数囊括在内,就连家仆与奴隶亦涵盖其中。
最终,竟然高达八千人,接近邢国两成人口。
其中有一小半人,更是身处卫军主力所掌控区域。
等卫侯和率军进入邢国都邑,看到堆积如山的名册,顿时生出反悔之意。
好在卫鬲及时提醒。
天子便在洛邑,而且有言在先,卫国若有加害之事,便视为公然挑衅天子。
况且卫国即将建造新都邑,邢国遗民未必会真心效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倘若强迫其等参与建造,势必会留下把柄。
卫侯和并非蒙昧之徒,很快作出抉择,同意按照名册所录,将八千邢国公族集齐,随后护送至大周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