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

第172章 骁骑进陇西,俘虏修驰道(第4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伴随各郡县步入正轨,单靠船运已无法满足需求,驰道随即提上日程。

参考前世史书所载,结合实际情况,驰道宽约二十丈,即为四十米。

勘定好具体路线后,先将路面稀松泥土悉数挖掘,随后铺上大量沙石,用熟石灰砂浆浇筑成底层路基。

泥土先用木炭进行煅烧,覆盖在路基上,以滚木车来回碾压,以此形成初始路面。

路面将高出半丈,两边修筑护路堤与排水渠。

每隔一丈栽种一棵松树,每隔五丈设立路牌指示位置与方向。

二十丈路面两划分四道。

左右两端为行人与独轮车通道,类似前世人行道。

内侧两道将会修筑定宽凹槽,供固定轨长马车快速穿行,间接实现车同轨。

驰道平时可供百姓通行,战时则变为天子与王师专用。

考虑到工程量巨大,姬宫湦决定以镐京王城为中心,先将关中四郡驻地驰道修通。

随后再修筑缩减版小驰道,以通往各县城。

至于乡闾,则沿用旧道。

战俘重塑营强制服苦役,只有修筑完相应路段,才能获得赦免,获得奴隶之身。

奴隶则需参与采矿、煮盐、伐木等工作,积攒相应功劳,方可正式成为新国人。

此前在周南所购奴隶,均参照此策执办。

主动投靠大周者,则可跳过积攒功劳环节,直接入籍新国人。

姬宫湦刚颁下王命诏书,汉东便传来急报。

楚国吞并绞国与麇国,庸国便立即进行效仿。

卢国与彭国本就是庸国附庸,庸国仍强行废除二者国号。

随后召集三万大军,直接杀向麇国旧邑。

楚君熊仪不敌,唯有困守麇国旧邑,并紧急遣使向姬宫湦求援。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