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落雪在即,鲁侯称已决定在王城越冬。
待到明岁开春雪化,便再度朝会天子,以免明岁又需来回颠簸。
二人就此约定,寒冬时节,多加对酌为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宋使皇甫蠡返回驻使馆不久,轮到齐国粮商崔仲白便上门拜会。
崔仲白身世不详,但其姓氏属齐国公族旁支,背后显然与齐国朝堂有关。
宋使皇甫蠡与崔仲白会面,只有半个时辰。
具体详情,不得而知。
崔仲白返回东市后,立即拟写一份请愿书,通过太辎姬綦递交朝堂。
等姬宫湦拿到请愿书,已经是傍晚时分。
崔仲白自述,王畿之内,齐国商贾已过半百,均有单设一坊之心。
伴随东郭工业区与西郭畜禽场设立,东市商贾纷纷跟进,拥挤程度总算有所缓解。
齐国商贾很快嗅到机会,共同推举崔仲白为首,力争促成齐国单设一坊。
崔仲白当仁不让,便亲自拜会宋使皇甫蠡。
得知殷商因铜制农具而开,崔仲白立刻明白突破口所在。
齐国坐落于东海之滨,疆域内盛产海盐、盐鱼与水精,历来便是富庶之国。
盐鱼便是咸鱼。
水精即水晶,又称水玉、玉晶、千年冰等,较玉石更为珍稀。
东市之齐国商贾,便有贩卖盐鱼与水精之人。
此外,齐国商贾与宋国商贾一样,亦善于奔走各国倒卖各类物品。
崔仲白得知国仓坊储粮不多,便想出以粮代租之策。
东市畿外十六坊之铺,均按亩征收市赋。
每亩每月合约一千铢钱,崔仲白愿以每亩每月一千斤粮食,单独租用内侧一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