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

第89章 设立西岐郡,推行青泥屋(第3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民因灾而失其田地,为继续活命,唯有造反。

不少大乱,与帝王之善恶,并无直接关系。

宋仁宗赵祯乃千古第一仁君,其在位期间,亦爆发数十次起义。

仁宗庆历三年,中原久旱不雨,粮食歉收。五月,沂州地震,百姓饥馑,因此暴动。

士卒王伦同情百姓,趁机扯旗造反,纵横两千余里,方被朝廷镇压。

此王伦,非水浒之王伦。

同年,关中与金州相继发生民变,延绵不绝。

庆历四年,保州兵变。

庆历七年,王则乱贝州。

……

导火索均为天灾,根源则在田亩私有之策。

倘若朝堂完善田亩之策,百姓家中可备余粮,便可提前消弭隐患。

姬宫湦推行农庄,实行以租代赋,目的便是彻底断绝田亩买卖。

然而,时日毕竟短促。

关中此时出现大涝,亦会导致新国人动乱。

唯一解救之法,便是继续囤积粮食,并且持续疏浚河道。

寺人尨侍奉左右,觉察出姬宫湦心神不宁。

“大王,因何事忧虑?”

姬宫湦道:“内史仲飔奏报,白膏煅烧日臻娴熟,目前正用于修筑蓝田大营。”

寺人尨小心猜测:“莫非大王想重建王宫?”

姬宫湦摇头:“王宫乃孤王制种之地,破拆尚且不及,何必重建?”

“可是渭水坞堡耶?”

“有玄甲军镇守西岐郡,坞堡已无效用也。”

太督内史冂道:“大王因雨而忧,可是忧心王畿大涝?”

姬宫湦颔首:“孤王本想大举推行白膏,筑坚墙高屋抵御洪涝,却又担心石膏外流,往后攻城将徒增死伤。”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