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吧,咱们屯子和你一茬的差不多都结婚了,有的都有孩子了……不过念了大学也挺好的啊,你是咱爸妈的骄傲,也是是咱们屯子,咱们乡,乃至咱们全县的骄傲……”
王远笑着道:
“你应该不知道吧,咱爸妈去乡里赶大集去,不认识的卖菜的老姨都会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家姑娘是不是考上清华了啊?真好啊咋教的啊~俺家那丫头片子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
“骄傲吗?呵~”
王晴微微低头满脸苦涩,竟然大声的背出了着名爱国诗人“艾青”的诗:
“黑的河流,黑的天。在黑与黑之间,梳的,密的,无千万的灯光……”
关于艾青,王远记忆最深的还是他写的那首《大堰河·我的保姆》,王晴就像是疯了一样的大喊:
“二哥,你能理解我们的痛苦吗?你明白吗?我们也想为咱们的国家,为咱们的民族做事啊,再苦再累吃糠咽菜都不怕啊……可是这一切值得吗?值得吗!
”
王晴整个人非常痛苦,崩溃大哭。
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的痛苦吧,后世的大学生可能更多的关注对象,爱情,赚钱之类的,这个年代就有一些差别……
这个年代的大学生的地位是真的高,也非常骄傲的,很多张口闭口“我们大学生要怎样怎样”,让人觉得有点装批。
但是骄傲的同时,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的,觉得自己就应该玩命儿学习,为国家,为民族做一些事情,志愿相当大的。
但是用辩证的思想来看,好与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好心也可能会办坏事。
王远微微沉默一番,才开口道:
“小晴啊,你觉得自己是大学生,想为国家,为民族做一些事儿这当然是好的,但是你也不用背负太多……
我也不是故意打击你,虽然无数人会羡慕称赞你,但是说实话,一个普通的清华学生对整个国家来说,太渺小太渺小了……把那份心儿放在肚子里,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事儿就行了。”
王晴瞬间一阵沉默。
这和她学长学姐们说的是非常不一样的。
“你刚刚问我值得吗?当然值得啊,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国家……即使你看不上很多人的所作所为,但也不用去否定整个国家。
我觉得你可能是在燕京,在学校待久了,接触的人就那么一小撮儿,想法也受那么一小撮儿人影响着……
你应该去各地多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咱们华夏普罗大众中有很多有趣,可爱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