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中午三人就在王远家吃了一顿饭,边吃边喝边聊气氛融洽了不少。
下午的时候王远就写好了给李航的信,骑着摩托去了市里的邮局一趟,把信寄出去之后才回来。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柱子和杨华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几乎每天都来问问王远有没有收到李航的回信儿。
终于,在1990年4月上旬的一天,王远收到了李航的来信。
临近中午的阳光很是灿烂,李艳正在用大擀面杖擀面团子,准备待会儿做面条吃。
“可算是收着李航的来信了,要是再收不着,那咱家的门槛儿都要被柱子和杨华踩没喽……小萍,帮我抱些木头柈子进来。”
“来了来了。”李萍不逗狗了,感觉迈着大长腿去抱木头。
“我看看李航的信里边儿都写了啥。”
王远站在院子里,边用脚逗弄着狗子边拆开信件看了起来,阳光撒在白色的信纸上反射的光有点刺眼。
国外的信纸和国内都不一样,边缘有一种类似风车和鲜花的图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除了礼貌性的问候之外,李航还表示他妈还在国内,可以把人民币给他妈妈,他再自掏腰包用外币把设备买回来。
在后世,水果罐头厂大都有预煮机,去皮机,空罐洗罐机,化糖锅,封口机,擦罐机,喷码机,输送带,贴标机,储存锅等等。
这个年代的罐头厂要简单许多,很多工序凑凑合合用人工代替就行,即使是这样所有设备下来也需要6万人民币。
当然这里边儿包含李航的利润,李航也是要赚钱的,至于他赚多少王远也不得而知。
并且李航要求先付2万人民币的定金,如果杨华和柱子毁约那定金是不退的。
书信中还有一句话很有意思:
“如果是王远你自己要开罐头厂,那我肯定不会向你要定金的,我信得过你。
不过现在是别人要买,那还是保险一点好,要不然等设备运到国内了买设备的人却不要了,那我就好亏惨了。”
这时候李艳按耐不住心里边儿的八卦之火,也凑到王远身边看信纸上的内容:
“李航在信里边儿说啥啊?他能帮上忙吗?”
“能帮,总价6万块钱,先付2万块钱。”
“哦哦,6万块钱是多还是少啊?”李艳一下子问住王远了,他也不懂小型罐头厂全套设备的市场价儿。
“算了,我就是个牵线搭桥的,把这个价儿告诉柱子和杨华就行了,要不要买他们自己决定吧……我一分钱不赚他们的,纯帮忙能帮到这个份儿上也够可以的了。”
“不仅不赚钱咱家还往里边儿搭钱了呢。”李艳撇撇嘴:“往国外寄信老贵了呢,这不是钱啊?”
“哈哈,这点儿小钱就不计较了,行了我去告诉柱子他们一声。”
王远打开栅栏门往外走去,三只狗子蹦蹦跳跳的跟着他走,狗子们偶尔在电线杆儿的底部撒点儿水,或者是吓唬吓唬同村的其他狗子。
生活在农村,三只狗子确实很快乐。
来到柱子家,柱子媳妇儿正好把野兔肉炖熟,香气飘飘,瞬间王远的口水加速分泌。
“柱子哥,我国外的朋友来信了,他能搞到小型罐头厂的全套设备。”
“好好好,进来说……”柱子非常高兴跑着来给王远开门:“正好你嫂子炖好了兔肉,中午就在这边儿吃吧,咱们一起喝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