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钱,王远瞬间就笑了起来,这个年代普通美国人一天也赚不到100美元的,所以真的不算小钱了。
好长时间不说他的英语也有点生疏,操着中式英语道:“看在你们这么康慨的份儿上,我就亲自带你们去餐馆吧,跟上,卡木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哦上帝啊,他真的会说英语。”
“你怎么会说英语呢?”
“多说几句啊,你的发音不标准,但是我们还能听的懂。”
“会英语的人好少啊,你们怎么不学学英语呢?”
他们七嘴八舌的解释了一通,王远便也明白了原来是打了赌,就像是无聊时候的小游戏一样。
王远缓缓道:“我们学俄语,阿特库达维普利耶哈里。”
德米勒瞬间就明白了,因为阵营的问题外语主要学俄语,这是非常正常的。
交谈中得知他们4人确实来自美国,今天刚从燕京过来。
王远也不歧视他们,既然钱都收了那自然就要把工作做好了,直接带他们去了自家餐馆,然后告诉他们每人餐费50美元。
每人可以随意点五道菜,可以少但不能多,考虑到他们习惯分餐制和用刀叉,王远还特地交待管事的照顾他们一下。
用盘子分餐,给小叉子和勺子,没有小餐刀就算了。
钱付到位,适当的照顾一下也是可以的。
“祝你们用餐愉快,有缘再见。”
王远笑着和他们打了声招呼后就离开了,这个年代能来华夏游玩的米国人大都是富人,在其他国家玩腻了就想来神秘的东方看一看。
所以价钱高一点他们也不会在意的,况且要价也不算太离谱。
王远骑着自行车来到邮局,说了句“同志,发电报”对方便递给他一张纸。
“1毛2一个字,想清楚了再写啊。”
“我懂的。”
王远想了想后,在内容一栏里写到:“朋友有一野山参,六匹叶,二两四,要吗?价几何?”
这封电报是发给燕京的郑廉的,王远太想知道拿棵六匹叶人参值多少钱了。
“4200块钱收上来的,倒一次手就能赚几千块钱吧?”
当然王远没打算卖,靠着养鸡和餐馆分红每个月都能净赚1万多块钱。
很多人还在为成为万元户而努力呢,他已经月入过万了,这还是餐馆竞争加大菜价大幅度降低的结果,不然他挣的还要多。
不过王远没有飘,反而越发的低调了,在这个年代赚钱“苟”才是王道,闷声发大财。
把纸交给工作人员,对方看了一下内容发现没什么问题。
然后又问了收报人的地址,姓名以及王远的地址,姓名等等,又收了两块一毛六就让王远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