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天生冠军[竞技]》

第 51 章(四合一)(第8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在之前结束的2017赛季中,高彦松的最好成绩是20秒62,没能打开20秒60的大关,但整体表现算是不错的,他的成绩比较稳定,只是在突破上一直有难度。

至于第三道上的朱松峰,目前看起来状态尚可,没有高乐强那样明显的僵硬,实际的表现还是要看最终的成绩再说。

要说所有人之间,看起来状态最放松的,大概就是苏屿了——或者也不能说他状态放松,而是他没有表现出以往那种非常明显的竞技状态高涨的样子。

要知道,平时的比赛中,教练会一直跟选手强调‘适度的紧张感’,这就是为了调动选手的竞技状态,同时让选手不要过度紧张使得身体肌肉僵硬缺乏弹性。

可看着眼前赛道上苏屿的模样……

嗯,在刚刚‘各就位’之前,苏屿也是有认真地在做准备的,他拍了拍自己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同时还在原地腾空跳跃放松——还真别提,苏屿的那个跳跃呈现出的身体弹性力量是真的强劲。

总之就是,苏屿看起来好像没有太大的紧张感,但是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一样,他能够非常冷静从容地依托自己对身体的了解,然后在场上做出应有的身体调节。

很离奇,但似乎确实是事实。

赛道旁,教练们在关注着赛场上选手们的状态,而赛场上,选手们则在等待着现场裁判的指令声。

终于,在选手们准备完毕之后,裁判给出了新的指令——

“预备。”

当赛道上的4名选手同时两手撑地后臀抬高,紧接着就是‘砰’的一声发令枪声,比赛开始了!

赛道上,4名选手在弯道起跑线前相继起跑,虽然可以看得出苏屿的起跑反应速度仍旧很快,但第三道和第四道上的朱松峰、高彦松的起跑反应速度也不慢。

四人之中,只有第五道上的高乐强在起跑阶段出现了明显的落后。

而这种起跑阶段的落后无疑给高乐强带去了更大的精神压力,以至于他在起跑阶段就出现了明显的爆发力缺失和核心不稳的情况。

可以看得出,他是带着一些慌张的情绪起跑的,所以在起跑之后的整个状态就明显要差上一些。

赛道旁,郑胜等人在看到高乐强的表现之后,都摇头叹了口气。

仅仅是一次测试而已,高乐强跑出的这个状态,很显然会影响国家队这些教练对于他的评价——没办法,实在是这些教练在国内,已经见识过太多状态不稳定的选手了。

有许多选手,在国内赛的时候还不怎么能显得出来,但到了国际赛场上,由于实力和对手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心理上天然就有了一些抗拒和畏缩,以至于在比赛之中的表现就格外的糟糕,可能国外的选手还没和他拉开太多的距离,他就先一步觉得自己跑不好要输了。

国家队的这些教练们实在是苦这些‘内战选手’良久了。

像是詹佑铭和郑天锡这种在内战外战都能发挥出全部实力的对手,才是国家队的教练现在所渴求的人才——就算退一万步来说,你只能打内战,那你好歹也把内战的状态稳定了吧?

就今天这么一场队内测试赛你就紧张成这样,那就别说外战了,这是连内战都指望不上的节奏啊!

孙高树几人在心里无声地摇着头,觉得实在是可惜——当然,这不是说他们这立刻就要放弃高乐强,只是心里对于高乐强的评价肯定会下降,后续怎样,还是要看高乐强之后经过心理疏导和调整,能不能自己立起来。

机会他们会尽量给,但也得选手自己争气才能行。

而略过最外道上明显状态不行的高乐强,二三两道上的朱松峰和高彦松则称得上状态稳定了。

在刚刚的起跑阶段中,朱松峰的表现不错,经过这段时间在国家队内的训练,他的弯道起跑技术比从前得到了不小的改善,郑胜帮他改掉了过去起跑阶段起身过慢的毛病,让他能够在弯道起跑过程中快速抬升身体高度,更好地衔接弯道起跑和弯道加速这个过程。

第四道上的高彦松则毫无疑问是四人之中的最强者,在这一场测试中,高彦松跑得相对松弛,他知道这场比赛的重点并不在他,而且即便他稍微放松一些,场上的3名小将说实话也很难超越他。

而在赛场上,状态最为稳定……又或者说稳定过了头的,无疑就是最内道上的苏屿了。

从听枪起跑开始,苏屿就给出了不输以往的起跑反应速度,同时在经过了两个多月的训练之后,即便他的训练重心仍旧是在100米上,但各类弯道起跑和弯道技术的提升仍旧刻印在了苏屿的脑海之中。

这弯道上,他的身体向着内侧倾斜,他每一个脚步的蹬踩都不像是直道跑那样的落地,而是将受力的重点放在了更接近圆心的脚掌内侧,包括他在跑动过程中的摆臂动作也与直线跑道上的摆臂方式不同。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