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天生冠军[竞技]》

第 40 章(三合一)(第7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王阳明噎了噎,恨恨道:“但是对我的血压不友好!”

210米的高度,已经超出205米的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5厘米——而参加全国田径大奖赛分站赛的标准则是,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运动员曾经有过国家一级运动员的达标成绩。

所以对于在场的这些选手来说,210米的高度或许算不上彻底的极限,可也已经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高度,这也是为什么在上午的及格赛中,215米的高度就已经淘汰掉了剩余的及格赛选手,包括晋级决赛的13名选手中,也只有江源一人是连续4次试跳均一次性成功过杆的。

同时,这也是不少人在看到江源在210米高度才准备第一次试跳时,对他能否成功过杆感到担忧的原因。

正如所有人所料,210米的高度,即便是对于这些已经成功晋级到决赛的选手也绝对并不容易。

当前阶段剩余的11名选手中,一共有5名选手都在这个高度出现了试跳失败的情况,而轮到曾邵文上场时,这个上限和下限同样都非常惊人的选手,大约也是因为此前两跳的免跳,未能适应210米的高度,因而在第一次试跳中也过杆失败了。

曾邵文的这个失败让在场的观众都发出了一阵惋惜的哗然声,而在叽咕直播间里,田汝辉和周继明这会儿l也没忍住说了一句——曾邵文此前的连续两次申请免跳,有些失策了。

但……

曾邵文的连续申请免跳是失策,那么江源呢?

后场休息室里,苏屿察觉到到按摩师有些为江源的表现担忧,他想了想,还是开口道:“不用担心,源哥他没有问题。”

按摩师听着苏屿笃定平静的语气,正有些意外,就见直播画面上,江源已经站到了起跳区的助跑线前。

14岁的少年,身姿挺拔,看起来对于自己的这一跳没有任何的担忧。

当主裁判向他示意可以起跳时,他仍旧平静地在助跑线前转动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身体,直到计时器上的起跳时间只剩下最后十几秒时,他才在所有人紧张的目光中迈出了助跑的步伐。

田汝辉看到这里,都没忍住赞了一下江源的这个心态之稳定,然后就见这个少年迈着充满节奏和弹性的助跑步伐一步一步快速地来到了横杆之前,然后他的起跳腿猛地蹬地借着腾升力量腾空而起……!

成功!

一个毫无疑问的,完美的一次性过杆!

“跳得漂亮!!”

周继明没忍住在直播间里高呼了一声——在210米这个颇有难度的高度上,在前面连续有选手试跳失败的情况下,在与他一样连续免跳的曾邵文也试跳失败的情况下,这个江源却仍旧稳定地保持住了自己的状态,成功越过了横杆!

这一瞬间,田汝辉和周继明忽然都生出了一个新的念头——比起已经拿到229米成绩的曾邵文,或许江源才是更适合被成为孙宇航接班人的那个人。

毕竟,与始终成绩状态都保持得相当稳定的孙宇航相比,曾邵文的下限实在是太低了。

当然,不论是田汝辉还是周继明两人,谁也没有开口说这个问题,只是夸奖了江源在跳高成绩上的心态和状态的稳定。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受到江源的刺激,曾邵文似乎重新找回了自己的状态,在接下来的第一次试跳中,顺利地试跳成功了。

而当210米的3次试跳都结束之后,又有3名选手在这一高度上被淘汰。

至此,男子跳高决赛的13名选手已经只剩下8名仍旧还在挑战更高的高度。

在接下来的215米高度上,这8名选手中又有4人因为连续试跳失败而遭遇淘汰,而在这个高度上,曾邵文或许是出于他‘遇强则强’的状态,也在第一次试跳中成功过杆,而除了他与江源之外,另外两名选手均是在第一次试跳中才成功越过215米的横杆高度。

而伴随着215米高度的试跳结束,江源凭借着210米和215米两个高度中的连续一次性试跳成功,再次来到了男子跳高决赛第一的临时排位上。

在他之下排名第一的,正是凭借着215米高度上出色发挥而暂列第一的曾邵文。

此时的场上,似乎因为选手之间的实力而暂时分成了两个阵营——分别是争取季军的两名选手,以及争取冠亚军的江源与曾邵文两人。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