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的意思就是尚武之风是止不住的,既然止不住,为何不能尝试着把民间武力收归朝廷所有?
宣王在位之时曾设立过武道阁,现在也可以设立,每一州至少设立一座。挑选一些年轻的武者进入武道阁,给他们一个官方身份,然后再征召入军。
这些人必须要身世清白,犯过案子有过案底的人坚决不要。
第二本奏折则写的关于“科举”,推行科举之策必须要大力办学。朝廷可以在地方上兴建学堂和书院,普及文化教育。
朝廷每隔一段时间举办一次科举考试,地方上可以每年举办一次。
县里举办的叫县试,通过县试者赐予“童生”的身份;郡府里举办的叫府试,通过府试者赐予“秀才”的身份;州里举办的叫州试,通过州试者赐予“举人”的身份。
通过州试后的举人即刻参与京城每两到三年举办一次的会试,通过会试者赐予“贡士”的身份。
最后就是天子举办的殿试,只试策问,当场交卷,通过者赐予“进士”身份,实现白身到“士”的身份转换。
进士的前三名可以此授予他们状元、榜眼、探花的荣誉称号。
王诚收起笔,看着奏折上满满当当的字,有些不满足。
“只能记住这么多了!”
他毕竟是理科生,关于科举制度,还是中学时代学的那一鳞半爪,根本记不全,所以他只能结合这片世界的情况写出这么多。
然后他把张大民叫过来,叮嘱他将两本奏折分别送往两位丞相的府中,又拿了一张纸写了份请假条,让他一并交给程知进。
是的,王诚并不打算上朝,他要请假。
因为他之前已经放出风声,自己在闭关修炼,如果明天屁颠屁颠上朝,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是夜。
王诚坐在凉亭上,孤零零地一个人,手里拿着一只酒壶,不时饮上一口。
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竟然也会主动喝酒了,以前他可是滴酒不沾。
酒是个什么东西?
又苦、又辛、又辣!
喝酒就是在给自己找罪,喝多了还伤身体,真不如喝点果汁饮料啥的痛快。
他渐渐有些懂了。
喝酒不是真的喜欢那股味道,是喜欢那股刺激味觉的瞬间,身体和心里只剩下那股刺激,没有其他的念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什么功名利禄,什么恩怨情仇,通通他娘的抛之脑后。
所以有人说,喝酒喝的是人生。
身边熟悉的人都离自己而去,王诚少有的惆怅与孤独。
京城的夜很安静。
内城已经实行了宵禁,作为京城重地,没有像其他地方那般开放夜市。
东边一轮残月已越过城头,像是挂在树梢上,一动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