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璋招呼众人开吃,王诚几人也没怎么客气。
几杯酒下肚,话也渐渐说开了。
对于冯玉璋此人,王诚也摸到了他的一点底细。
这位冯玉璋确实是个人才,七岁那年,家中遭遇变故,父亲病死,家里全靠母亲给人家洗衣服挣钱。
但是家里除了他,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仅凭他母亲一个人怎么可能养活得了那么多人?
于是冯玉璋打小混迹街头,捡一些人家不要的菜叶、菜根回家,跟流浪狗一样,很多人都叫“冯狗”。
他也没在意这个,被人打趣的时候,他反而笑嘻嘻地跟人说“冯狗好啊!狗好养活!”
因为一年到头混迹街头,加上他自己脑子灵活,学会了察言观色的本事,也学会了一张“巧嘴”。
年纪大点的时候,他开始混迹赌坊、茶馆、客栈之类人流量大的场所,给人家跑跑腿,有时也干些“牙人”干的事。
因为会察言观色和那一张巧嘴,他渐渐在当地混出了一点名堂,渐渐地都知道“冯狗”这号人物。
他真正发迹还是他三十岁的时候,那时他们本地有个商户想做盐的生意,正好当初负责那一带盐生意的是吴飞龙父亲,他出色的口才深得吴飞龙父亲的喜爱,于是他很快转投对方手底。
当机遇来临的时候,他没有丝毫犹豫,紧紧地抓住!
然后,他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从一个跟班到管事,再从一名管事到负责一地的总管,身份和地位上实现了跃迁。
时至今日,当初的“冯狗”已经没人再提了,有的只是总管冯玉璋。
“没有主人,我冯狗不会有今天!主人就是我冯狗的再生父母!”
说到此处,冯玉璋落泪。
笑了笑,他擦干眼泪,道:“让几位大人见笑了!老冯我就是个小人物。”
“啪!”
尹博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借着几分酒劲,扯着嗓子喊:“小人物怎么了?俺也是小人物,要不是大人看得起我尹博,俺现在也就是个百夫长,没有出头之日!”
“没有小人物,哪来大人物?大人物的名利、功勋,若是没有无数小人物相助,他们也不可能起势。”刘庆生叹道。
王诚神色复杂,举起酒杯,道:“冯先生的经历可敬、可叹!”
然后他环顾他人,道:“咱们都是小人物,不甘平凡、渴望成为大人物的小人物,我相信早晚我们都能成为大人物!”
“干!”
“干!”
……
下午三点。
清河码头。
一艘两层楼船停靠在岸边,船上竖着一杠大旗,黑底黄面,两面全都绣着一个大大的“吴”字。
王诚一行人站在楼船前,在他们身边还站着冯玉璋及其仆从。
“王将军,小儿三宝就拜托将军了!”冯玉璋说着对王诚躬身行了一礼。
王诚看了眼站在他身旁的少年,道:“放心吧!王某定会护得他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