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
许昌行礼,随即又补充了一句:“老臣以为,凡读书之处,都应该写有横渠先生这四句话。”
周昭武点了点头,道:“此事就交由许爱卿来办。”
然后他言归正传:“关于武安侯先前提出的文官选拔之法,程老将军与许爱卿以为如何?”
程知进先开口:“老臣就是个领兵打战的,不过武安侯提出的考核之法,确实新颖,也比较公平,而且还给了读书人入朝为官的机会。老臣肚子里没多少墨水,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是老臣知道,想要治理天下,就必须用到读书人。读书人如果不能施展毕生所学,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到头来图什么?”
“程相所言也是老臣心中所想!一直以来,我朝选拔人才都是依赖察举,堵住了不知多少优秀人才上进之路。此法若是颁布,天下大才将源源不断涌入大王麾下。”许昌道。
“好啊!有二位卿家支持,寡人心里有底了。”周昭武笑道。
“大王,武安侯提出的文臣武将选拔之法一旦施行,影响最大的将是那些世家门阀,他们一定会出手。即便不敢明着来,也会暗中阻挠。”许昌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周昭武自然清楚这一点,否则也不可能单独把他们三个人单独叫到这来,于是问道:“那依许爱卿之见?”
许昌道:“先小范围施行,然后再徐徐图之。”
“好!寡人也是这么想的!”
周昭武点头,随后又道:“方案既然已经定下来了,下面就是具体操作。关于武将选拔,就由程老将军与武安侯一起商定,拿出细则;文官方面,就由许爱卿与武安侯一起商定,也拿出个细则。三日,不,十日之后,寡人要看到一个完整的方案。”
“是!”三人齐齐应道。
“寡人不在乎三年五年,也不在乎十年八年,此法……”
周昭武忽然想起了什么,看向王诚,道:“你这选拔之法有名字吗?”
王诚毫不犹豫道:“科举。”
“科举?”
周昭武细细品味,须臾,他眼里放出精光,道:“开科取士,好!就叫科举!”
他接着道:“寡人不在乎三年五年,也不在乎十年八年,科举是寡人定下的国策,一百年、两百年、五百年都要施行下去。唯有如此,我大周才能不断变强,唯有如此,我大周才能再次一统天下!”
程知进与许昌心神一凛,而后彼此看了对方一眼。
他们也是直到今天才听到大王表明心迹,原来是一统天下!
果然不愧为当今天子,隐忍了那么多年,终于要爆发了!
“大王,那九品官人法还要实行吗?”许昌尝试着问。
“当然要实行!”
周昭武解释道:“人先推举出来,但必须要进行考核。寡人也想看一看,各地官员和那些世家都能拿出什么样的人才。”
他看向程知进与许昌,沉声道:“关于这些九品官人法选出来的人要进行考核之事,不要传出去。”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