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家也没怎么骂糜家。
毕竟糜东死了,如今城内人真是怜爱他的时候,因此只骂糜夫人不贤,毁了糜家三代。
这些谩骂,天天都被报到糜夫人耳里。
糜夫人真的想学秦家、康家,冲去糜东灵堂,喊上一句:你们骂个屁,事情全是糜东吩咐我做的,我最无辜!
我还不贤?
我还毁了糜家三代?
呵,血脉是糜家的,孩子也是糜家教的,教不好,怪我头上?
糜夫人如今时刻处在‘掀桌不干与为了儿孙们忍忍’的激烈交替中。
糜东的丧事没有大办,一切从简,因此只停灵三天就抬去太周府外的太周书院墓园下葬。
应子林没有抢糜东的风头,是等糜东下葬三天后,才公布给瑢先生办大祭的日子。
冬月初三,一个很合适的日子。
祭拜日子定下后,应子林就在应叔祖、崔山长的帮扶下,带着太周书院的师生,主办大祭事宜。
事情繁琐,没一步都按古礼来,应子林一夜夜的熬,虽然瘦得厉害,却没病倒。
周融倒是病了一场,却很快把身体养好,在冬月初三那天,与应子林、小白、林睦家等人一起领祭。
这,很不合古礼,领祭者应当由应叔祖、崔山长、或者文昌侯世子等人物来做。
可经过崔太夫人、崔山长他们的商议后,还是决定,让年轻人来,崔太夫人的原话是:“青黄不接之苦,老身尝过了,所以深知传承的重要,这回的大事儿就交给年轻人来办吧。”
太宗陛下时期,给了女骄子们养护卫、可带领兵带武器杀入别人家里救护女眷的权力。
可如今,崔太夫人是满天下的寻,也就寻到一个秦家女。
余下的所谓的名门闺秀,都不过是一群漂亮的狸奴。
所以在城门口那天,她看见各家女眷来捐资,才会感慨落泪。
可还不够!
她儿时所想象的,是所有女骄子的所有女护卫,能够彻底蜕变成女军。
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