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李幽然与和眼前的“无名符师”,能让他悟到返璞归真的真谛。
长孙渐渐忘了比试目的,竟跟着“无名符师”学起剑招来。
长孙平日里喜用刀。
用刀多是劈山裂石的刚猛。
但剑不同,剑讲究的是一个“变”。
例如此时,“无名符师”剑招里蕴含的便是借力转势的奥妙。
长孙的劈砍如惊雷落地,咄咄逼人。
“无名符师”却像四两拨千斤的巧匠,借势化解后转瞬便能反击。
好在长孙本就懂“借势”的门道,他的“叠浪”便是对此极致的运用。
因此学起来竟半点不费力。
两人在台上你来我往,剑影交错间竟有几分太极的意趣,没有剑气纵横的张扬,却在呼吸间便攻守易位。
“无名符师”察觉他在“偷学”,非但不恼,反倒来了兴致,剑招一变再变,似要试探他的悟性。
忽有一瞬,“无名符师”握剑的手微微一颤,似是力竭欲坠,长孙见状立刻挺剑上挑——却不知这是对方故意露的破绽!
“无名符师”手腕骤然翻转,剑尖如毒蛇吐信,直刺长孙腋下!
长孙惊出一身冷汗,急忙后撤。
这正是用剑的另一个门道,虚实互换。
稳住心神后,长孙也将虚实互换的奥妙揉进剑招里。
台下看客们瞧得屏息,只见两人剑招里藏满杀机,看似平淡的交错间,稍有不慎便是血光之灾。
而明眼人早已看出其中奥妙,这场比试里的细节妙处,足以让他们悟透不少剑道玄机。
可谁也没料到,这场剑斗竟催生出新的“误会”。
“无名符师肯定是青藤的人!不然怎会处处让着长孙,不是同门之情是什么?”
“你瞧他俩的剑招,分明是一个师门教出来的!”
长孙断然没想到自己的偷学会被台下众人当做是二人师出同门的证据。
“无名符师”也不会料到,自己一时起意地让招静会被众人看作是念及同门的恻隐。
“无名符师”眼见长孙剑招渐趋纯熟,心中暗叹其悟性,手上的力道也不知不觉加重了几分。
而,恰是这力道,却惊醒了沉浸在悟剑中的长孙。
他猛地回神,算算已过了上百招,时机正好!
当下剑势一变,连劈三剑,剑气如瀑布倾泻而下。
“无名符师”心头一凛,真气如潮水般灌入剑身,抬手便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