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棺中之人便是这死囚。
一囚犯能享受风光大葬,也不算白替高德阳挨了一刀。
至于说真正的高德阳现在在何处,长孙无忌不知道。
但是,高家返回渤海之时,他那侄儿必会跟着。
所以,不妨遣队人,在半路上拦截。
掳来高德阳,也无需说让他死而复生,只要让其留下一封“遗书”,将与李承乾的来往一一言明,那长孙无忌自有办法坐实李承乾助人舞弊之举。
高德阳舞弊,直接被枭首,有这个榜样在,李世民自也没法再回护。
将李承乾解决掉,长孙无忌也就安心了。
最近发生的这些事,让他越来越不宁。
尤其是高德阳这事。
既然皇帝有心想保,那将试题告知给他就是了,何必大费周章的安排一出假死的戏码呢。
让高德阳蒙混过重考,一能保高家无忧,二能堵外头的嘴,三能维系朝廷的脸面,这怎么想都比假死要好得多。
放着最简单最周全的法子不用,偏偏选一个下下策。
这实在让人费解。
李世民英明神武,虽说年纪大了,却也还没糊涂到分不清利弊。
事出反常必有妖。
长孙无忌不得不去深想。
李承乾费尽心机搞出这些事情来,必然是有大大的图谋。
至于所谋的是什么,暂且还不明了。
但是,最终的目的,无过于争权夺利四个字。
而李世民呢,他是否知道什么,比如,知晓李承乾的打算。
李承乾先是安排刘德成检举,后鼓噪人心要求清查,再又将所作所为告知给李治,他做这一切的目的,应也是想让高德阳舞弊一事败露。
李世民选个下下策,选择让高德阳假死,是否也是想帮李承乾达成目的呢。
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
但也只有如此才能解释的通这一切。
为了帮李承乾,不惜放弃高家,不惜折损朝廷威信,甚至不惜担上骂名。
皇帝做到如此地步,又怎能让人心安呢。
也就李治不在长安,他要知道这些,恐是会直接发狂。
“老爷,安排好了,您可还有其他吩咐,没有,小的就让他们去了。”
长孙无忌收回心绪,思虑一二后,对着管家道:“多嘱咐一声,不要伤其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