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迪文上前宣读了海汉的国书,认可希胡国的成立,并册封阿布都拉酋长为希胡国首任国王,小阿布都拉为王储。
国王随即宣誓,希胡国将作为海汉的藩属国,接受海汉的庇护,并协助海汉建设伏波港,以及在波斯湾地区开展各种贸易活动。
虽说这些从属关系,早在观礼嘉宾们的预料之中,但听到阿布都拉国王这么堂而皇之地说出来,还是让不少人略感惊讶。
这希胡国从建国伊始,便明确将海汉认作了宗主国,这样的情况在国际上可并不多见。当然这也相当于是昭告天下,让世人明白了海汉协助希胡建国的真正原因。
随后是与石迪文一同到来的多国官员,陆续登台向阿布都拉国王递交各自的国书。
对于这些国家来说,与希胡国建交一事其实无足轻重。虽然名义上已经建交,但目前并不需要在这里设立任何官方机构,或是派驻外交人员,所有外交事务都是暂时委托给海汉代办。
这里真正的话事人是谁,大家都很心知肚明,递交国书也完全就是给海汉面子而已。
当然也有极少数国家的官员虽然到场观礼,但却并未登台递交国书,比如代表葡萄牙出席活动的鲁伊便是其中之一。
鲁伊当然很清楚这台上唱的是什么戏,但他还是不免有些惊讶于这些国家竟然对海汉如此言听计从,愿意同步与希胡这种毫无国际地位可言的小酋长国建交。
他也由此才意识到,海汉所具备的国际影响力,要远远超出了自己先前的认知。就算波斯湾域内的几个国家不承认希胡国的合法性,这个小国也将在海汉的庇护下迅速获得国际地位。
想到此节,鲁伊不禁生出一丝犹豫,自己挑动周边地区的部族武装去攻打希胡,很可能没办法取得预期的成效,搞不好甚至会适得其反,让海汉可以借保护希胡之名,有了大举屯兵波斯湾的理由。
照此形势发展下去,能够有实力消灭希胡国的,可能就只剩波斯国和奥斯曼国两家了。
波斯国也受邀派来了官员代表,不过并没有像其他来参加典礼的国家一样递交国书,而是与鲁伊同样保持着观望态度,显然波斯国并不打算通过这件事巴结海汉,这对鲁伊来说倒是一个好消息。
而奥斯曼国则是根本没有来人,也不知道是海汉没有发出邀请,还是奥斯曼国拒绝了派人出席,鲁伊认为前者更有可能。
毕竟阿拉伯半岛上包括希胡国在内的大部分地区,名义上都是臣服于奥斯曼国的辖区,只不过奥斯曼国没有在地方上设立官府机构,多数地区都是各个阿拉伯部族自治而已。
但即便如此,奥斯曼国大概也不会乐于看到自己的辖区内,居然有部族未经允许就自行成立国家。更何况这希胡国的建立,还是来自于域外势力的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