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知左宗棠拒绝交出太平天国逆贼蔡元隆,李鸿章气得咬牙切齿,可又别无他法。
难道真的提枪和左宗棠对干?
这个很显然不可能,李鸿章是个何等精明的人,他不可能为了一个蔡元隆,与左宗棠正式翻脸。
当然也要顾及自己的颜面,也要顾及朝廷的面子。
这事儿就不了了之!
随后,左宗棠的楚军和蔡元隆的太平军,一面与李鸿章的淮军对峙,一面加紧攻打湖州。
这个时候的蔡元隆摇身一变成了朝廷的蔡大人,蔡云隆领兵攻打湖州的时候,害怕李鸿章趁机堵自己后路,所以攻城的时候有些力不从心。
他一面攻城,一面还要防备李鸿章。
左宗棠得知这一情况,立刻上书朝廷,将李鸿章屯兵湖州外围给自己的攻城部队十分强大的心理压力情况,给朝廷说明了。
并且专门把太平天国降将蔡元隆和李鸿章之间的恩怨也一并说明,两军互有摩擦的情况。
左宗棠并在奏折中信誓旦旦的表示,湖州由他楚军攻打足矣,不需李鸿章帮忙,希望朝廷把李鸿章的淮军调走。
。。。。。。。。
朝廷收到李鸿章的奏报之后,王公大臣爱新觉罗氏大惊失色。
他们没想到事情这么严重。
“”这还得了?。。。。。。要是李鸿章和左宗棠打起来那可是要出大事儿的“”
。。。。。。。。
慈禧以及军机处几位大臣惶恐不安,最后大家一商量,决定让李鸿章离开浙江,转战南京。
“”既然左宗棠不让李鸿章去浙江,咱也不能让李鸿章闲着,就让李鸿章去帮曾国藩打南京吧“”
。。。。。。。
慈禧太后发话了。
说个心里话,慈禧早就想让李鸿章带着淮军去打南京,以前李鸿章一直在找借口,不愿意去。
如今他与左宗棠对峙,朝廷正好有了这个借口,让李鸿章去打南京了。
圣旨很快下达李鸿章这,李鸿章开始找各种借口,说:
“”我们打仗太久了,粮草准备不足,军士们情绪低落,需需要修整“”
。。。。。。。。
反正意思就是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