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宫里,只要是下了千两之后,无皇帝的特旨,不得打开任何一扇宫门。
玉柱稳稳的立于乾清宫门前的台阶上,厉声喝道:本官在此。侍卫们听令,任何人不得大声喧哗,胆敢四处乱窜者,一体拿下,从重治罪!
嗻。玉柱出来主持了大局,侍卫们也就有了主心骨,纷纷听令,开始控制各处的局面。
乾清宫里的局面,很快就被控制住了,太监和宫女们也都被约束在了各自的值房或是宿处。
只是,宫墙外头的叫嚷声,不仅没有停歇,反有愈演愈烈之势。
玉柱估量着,睡眠质量很不好的康熙,应该已经被惊醒了。
于是,玉柱将手里的腰刀,交给了随行的侍卫,快步走到康熙寝宫外面,沉声道:禀皇上,奴才玉柱,有大事急奏。
讲。里头传来了康熙不悦的声音。
回皇上,奴才听说体和殿走水了,据说,势头还不小。为了确保康熙听得清楚,玉柱的语速并不快,几乎是一字一吐。
哼,马武是干什么吃的?康熙明显怒了,厉声道,你进来。
嗻。玉柱推门进了寝宫,却见康熙身上披着一件明黄色的小薄袄,正单手歪在靠枕上。
玉柱进去之后,不仅没有丝毫的慌乱,而且一本正经的跪下,行了叩首大礼。
御前大臣上学习行走,奴才玉柱,恭请皇上圣安。
康熙深深的看了玉柱一眼,随即从明黄色的靠枕下边,摸出了一支金披大令,一边递给他,一边吩咐道:去把外头大喊大叫的那些狗奴才们,都拿了,一体杖毙。
嗻。皇帝怎么说,玉柱就只能照做,哪怕那是十几条活生生的性命。
没办法,这是个吃人的社会,皇权大于天!
就在玉柱倒退着想出去之时,康熙又说:马武没魄力做事,救火的大事,就全交给你来主持了。
这一次,玉柱没敢领旨,而是跪回了康熙的御榻前,重重的叩首,梗着脖子说:回皇上,宫中救火,自有专人主持,请恕奴才不敢奉旨。
玉柱没有明说,但是,他的意思却是清楚的。
臣是率领带刀侍卫们的御前大臣,保护皇上您的安危,才是臣的唯一职责。别的事,您呐,还是另请高明吧。
康熙被玉柱这么一硬顶,立时噎得直翻白眼,气得拍床大骂:蠢才,蠢才,气死朕了!
谁料,玉柱死活硬顶着,就是不肯乖乖的去救火。
康熙气得浑身直哆嗦,却也知道,玉柱确实是一片护主的忠心。
君臣相处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而是长达数年之久。
玉柱不是鄂伦岱,他在康熙的跟前,极少有顶撞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