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第205章 王巧儿(下)(第2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太监敢在苏州府内胡作非为了。陈云峤的威严和决心不仅赢得了苏州府官员和百姓的尊重和信任,也让整个苏州城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和和谐。

在苏州府的大堂上,陈云峤与王巧儿并肩而坐,面对着堆积如山的陈年旧案,两人的眉头都不禁紧锁。上一任知府因办事拖沓,导致这些案件如同杂草般滋生,百姓们饱受其苦,只能常常打官司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陈云峤望着眼前这一堆卷宗,深吸一口气,对王巧儿说道:“巧儿,这苏州府的事务果然繁重,案件堆积如山,百姓们受苦不浅。我必须尽快处理这些案件,为他们带来正义。”

王巧儿轻轻握住陈云峤的手,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云峤,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你的才华和智慧,定能化解这些难题。”

在王巧儿的鼓励和支持下,陈云峤决定采取行动。他每天亲自坐镇一个县,专心处理那些陈年旧案。他公正无私,明察秋毫,每一个案件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令百姓们拍手称快。

一天晚上,陈云峤处理完一天的案件后,回到家中与王巧儿共进晚餐。他一边吃着饭,一边感叹道:“巧儿,今日我又处理了几十个案件,虽然累但心中却十分满足。看到百姓们得到公正的裁决,我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

王巧儿微笑着点头:“云峤,你做得很好。这些案件积压已久,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完毕,确实不易。但你要知道,案件处理只是第一步,如何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才是我们更应该思考的问题。”

陈云峤点头称是,他明白王巧儿的意思。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开始在当地挑选一些公正公平的老人,让他们负责调解百姓们的纠纷。这些老人熟悉地方民情,经验丰富,他们的加入使得纠纷调解更加迅速有效。

在陈云峤的努力下,苏州府的吏治得到了极大的改观。然而,随着政务的逐渐理顺,陈云峤发现赋税问题成为了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苏州府大部分地方都是官田,民田只占到十五分之一,但税粮负担却异常沉重。百姓们因交不起税粮而背井离乡,田地荒废,一片萧条。

陈云峤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忧虑。他找到王巧儿商量对策:“巧儿,你看这苏州府的赋税如此之重,百姓们如何承受得起?我们必须想办法减轻他们的负担。”

王巧儿沉思片刻后说道:“云峤,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我们要向户部申请减免一部分税粮;其次,我们可以寻找一些荒废的田地,将其纳入官田范围,这样既能增加税收基数,又能减轻百姓的负担。”

陈云峤听后大为赞同,他立刻开始着手准备申请材料。然而,当他将申请提交给户部时,却遭到了户部官员的拒绝。他们认为陈云峤请求的减税数额过大,可能会对朝廷财政造成影响。

陈云峤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沮丧,他回到家中向王巧儿诉苦:“巧儿,户部拒绝了我的申请。他们认为减税数额过大,可能会影响朝廷财政。这可如何是好?”

王巧儿安慰道:“云峤,你不必灰心。我们可以再想其他办法。比如,我们可以向皇帝直接奏请此事。毕竟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的话户部总得听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云峤听后眼前一亮:“对!我们可以直接找皇帝!巧儿,你真是我的贤内助!”

在王巧儿的建议下,陈云峤亲自撰写了一封奏折,详细陈述了苏州府的赋税困境和减税的必要性。他通过关系将奏折呈交给了皇帝。皇帝看了奏折后十分重视此事,亲自召见陈云峤询问情况。

在皇帝的询问下,陈云峤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一一陈述出来。皇帝听后十分满意,他下令户部重新审核陈云峤的申请,并尽快给予批复。

不久之后,户部的批复终于下达。他们同意减免苏州府八十万石税粮的请求,并豁免了昆山县被水淹没的田地总计二十万石的税粮。这一消息传出后,苏州府的百姓们欢欣鼓舞,纷纷称赞陈云峤的英明和公正。

陈云峤看着百姓们脸上的笑容,心中也充满了喜悦。他知道自己的努力和坚持终于换来了百姓们的认可和幸福。他拉着王巧儿的手说道:“巧儿,如果没有你的支持和鼓励,我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王巧儿笑着回应道:“云峤,我们是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就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陈云峤到任苏州知府已有五年,这五年间,他勤政爱民,整顿吏治,深得百姓和官员们的尊敬。王巧儿作为他的贤内助,不仅在家中操持家务,还时常在政务上为他出谋划策,两人默契配合,使得苏州府的政治面貌焕然一新。

这一日,阳光明媚,清风徐来。陈云峤因公务繁忙,需要出城处理一些事务。他骑着马,身后跟着几名差役,沿着官道缓缓前行。突然,远处传来阵阵哀乐声,幡幢插天,送殡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迎面而来。

陈云峤勒住马缰,示意身后的差役们停下脚步。按照旧例,凡逢民间红白大事,虽是上官经过,也要回避一旁,以示尊重。陈云峤深知这一点,因此他静静地待在路旁,让送殡的队伍先行通过。

送殡的队伍越来越近,数百人抬着棺材缓缓走来。陈云峤目光凝重,看着队伍中的每一个人,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悲痛和哀伤。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队伍最前面的一位马上骑士身上。这位骑士的穿着打扮十分华丽,但脸上却没有一丝伤心之意,反而显得有些轻浮。

陈云峤心中一凛,暗道:“这人好生面熟,似乎在哪里见过。”他仔细地打量着这位骑士,突然想起了什么,眉头紧锁,对身边的差役说道:“你去查访一下,问清楚这死者是何人,这位骑士又是何许人也。”

不一会儿,差役满头大汗地赶来,他气喘吁吁地对着陈云峤禀报道:“大人,情况已经查明了。原来今日送葬的死者,是苏州府有名的大财主马先虎的夫人,她是突然暴病而亡的。这马先虎膝下无子,夫人又是他唯一的亲属,如今也离世了,这骑马在前的正是马先虎本人。”

陈云峤听完,眉头紧锁,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起多年前的那一幕。那时,他还只是个穷小子,那时,陈云峤为了见到王巧儿,被马先虎设下圈套,结果几乎被打得半死。

如今,马先虎的夫人突然去世,而马先虎本人在送葬时却毫无悲痛之意,这让陈云峤心生疑窦。他深吸一口气,对差役说道:“这其中必有隐情,我们不能就这样放任不管。你去传我的命令,让送葬的队伍立即停下,不得继续前进。把棺材暂时寄存在附近的庙中,我稍后会亲自去检验。”

差役领命而去,不一会儿,送葬的队伍就被拦了下来。马先虎见是知府大人亲自出面阻拦,虽然心中不满,但也不敢发作。他只好下马行礼,问道:“知府大人,这是何意?为何阻我送葬?”

陈云峤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说道:“马先虎,你夫人的死因有些蹊跷,我需要亲自检验。因此,我命令你暂停送葬,把棺材暂寄在庙中。”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