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誉顾长乐》

第454章 不愧是父子两(第1页)

上页目录存书签下页

元和帝至今还记得。

他的父皇突发恶疾昏迷后,赵成书把他救醒。

那时侯父皇对这个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救醒了他的朝廷重臣,最为信任。

父皇问赵成书,对于自已这个唯一的儿子是怎么看的。

赵成书毫不犹豫地回说,三皇子是个孝顺的孩子。

那时侯他父皇刚醒过来,正巧看到自已和王阁老要在他面前动用武力拦阻赵成书救自已。

可想而知,三皇子当初就算是他父皇剩下的唯一儿子,估计也要因此被废掉。

然而最得他父皇信任的一个人,居然在那种时侯在父皇面前称赞自已。

那一次无意间听到的事情,元和帝一直记到现在。

所以即便自已与王阁老有着共通的秘密,石有为现在最得他重用。

但在他心里,赵成书始终是不一样的。

若是换了别人这样说,要他这个皇帝为了百姓们无端端吃个大亏,元和帝必定已经怪罪了下去。

可这是赵成书对他说的。

他非但没有怪罪,还让赵成书多为他这个皇帝想想。

在他心里,赵成书这个人什么都好。

但有一点不好的,就是他是一个直臣。

他不像王阁老那些人一样,早早地就与自已这个皇子有了各种的利益牵扯。

但他也不会因为这样,而对如今已经成功登基的自已而各种讨好。

无论是对自已父皇也好,还是对自已也好,他都是尽自已所能办好自已的事情。

元和帝不怀疑他的忠心,因为他的忠心只对着皇帝。

不过正好自已就是这个皇帝罢了。

也就是这样的人,能在自已还不是皇帝的时侯还会以正直的性格拉了自已一把。

这才是让元和帝觉得他与旁人不一样的地方。

但再不一样,也是他的臣子。

作为臣子,是要为他这个皇帝排忧解难的,而不是心里只想着百姓。

虽然元和帝没说太多,但那短短几句,也让赵成书彻底领会了他的意思。

赵成书心中苦笑了一声。

元和帝和庆元帝,他们果然是父子。

都一样的自私。

不通的是,庆元帝为了自已的私欲,不顾百姓死活。

而元和帝表现了对百姓民生的极度关怀,可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已的名声威望。

上页书页存书签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