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报捷报
最先选中苏誉答卷的那个阅卷官原本以为已经没了希望。
看到主考官见到这份答卷的考生信息后有些恍惚,他便赶紧争取道:“大人,这个苏誉,学生记得乃是江陵府院试案首。”
“年纪虽然已经有二十了,其实也不算大。”
“听闻他出身农家,家境一般,读书时间自是不比林家的考生。”
“但这样的考生却能写出如此文章,而且字也写得很是不错,可见他天赋之高,也足够勤奋。”
“如此秉性,此子必是个稳重大气之人。”
钱大人被他说得也有点心动。
确实。
方才那个16岁,拥有神童之名的人,是顺安府大家族的子弟。
这样的名气,乡试取得解元有些理所应当,没什么悬念。
但以苏誉这样二十岁的年龄,还是个农家子。
能在这乡试中脱颖而出,确实不得不让人感叹一声天赋卓绝了。
最重要的是,单看的话。
钱大人更钟意苏誉这种风格。
“也有道理。”
“既然分不出高下,本官再仔细看看他们后面两场的答卷。”
上,其他事情自然接触得不多。
所以这策论即便格式没有问题,但也仅仅止步于此。
内容中规中矩,没有太多亮眼的地方。
不过这是很多考生的通病。
因为这些读书人整日埋头苦读,并不关心其他的事情。
所以眼界有限。
大家族的子弟尚且如此,那苏誉那个农家出身的,估计更好不到哪里去。
钱大人林高杰的策论放在一边,拿起苏誉的看了起来。
这一看,他顿时有些惊喜。
“居然算出来了?”
“只是这小子,只给了个答案,没有写详细的过程?”
“该不会是碰巧的吧?”
钱大人想起苏誉先前给他说过他盆水杀人的故事,他又有些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