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陈啊,没想到你居然能想到这么远。”
“是呀,等未来各个公社的菌菇集中出棚的时候,必定出现过剩的情况,菌菇的加工处理,的确很有必要。”
陈平安都说完了,李团长也都知道了,韩伟只能帮着分析,尽力参与进去分一杯羹了。
菌菇脱水是最简单的加工办法,追求速度的,可以建设烘房快速脱水,而最简单和常用的民间办法就是晒干,只是相比烘干速度慢了一些而已。
所以这种处理办法毫无技术含量,不是好的处理办法。
制罐,不仅仅适用于菌菇的深加工,还适合其他水果蔬菜。其中水果罐头最受欢迎。
盐渍……
投入小,工艺简单,不需要专业设备,是最合适现在公社或者军属企业发展的方向。
李团长提供地方和人手,公社提供原材料,陈平安提供工艺,这是一个三方合作。
相比人手和原材料,陈平安提供的工艺好像不值一提,别人学会以后,随时能把他替换掉。
但是,陈平安有灵田空间就不一样了。
“厉家秘方”能控制招待所后厨,也一样能让简单的盐渍工艺变得无可替代。
“最早那一批建设大棚的公社,应该都有蘑菇了出棚了吧?”
陈平安记得,去年开始,就有公社模仿红星公社的蘑菇大棚开始种植了,虽然经过大雪洗礼,倒下一批,但是成功的人也不少。
“的确是这样,但是这些蘑菇,比起各个公社的人口来说,还是太少了。真正爆发的时候,应该在三月底。”
“而且,现在城里的菜站已经有鲜蘑菇在卖了,价格定的是五毛,这可不便宜呀。”
陈平安最近还真没关注过菜站的情况,不过这鲜蘑菇卖五毛一斤,价格可真不低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建棚的成本,冬天还需要给大棚升温,消耗木柴,价格能低了嘛。其他大棚蔬菜更贵,都赶上肉价了。”
菜站冬天售卖的西红柿、小黄瓜那比鲜蘑菇还贵呢。
“天气越来越暖和了,大棚也在减少木柴消耗,鲜蘑菇的价格很快就能降下来了。”
“夏天多买蘑菇晒干,到冬天用热水一泡,就能吃上鲜蘑菇,按道理来说,这蘑菇应该不愁卖吧?”
李团长对于蘑菇深加工的项目还是有所顾虑。
“放心吧,我的加工工艺有独门秘方,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你要是不相信,到时候我让人做点儿菌菇酱和盐渍菌菇来给你们尝尝。”
“至于团里的被服用品这些,交给我们轧钢厂的劳保厂就行了,专业大型机器,比你们自己做效率高多了!”
经过跟李团长的友好协商,陈平安为劳保厂争取了一个大单子。
这卫戍团服役人员加上后勤和随军人员的,也有一万多,不比轧钢厂人少。接过这个大单子,加上轧钢厂,够劳保厂干个大半年的了。
想到就干,陈平安直接就给轧钢厂招待所打了个电话,让厉师傅做一份菌菇酱出来并且叮嘱要用秘方做。
对于陈平安来说,香菇的深加工只是第一个,以后办一个蔬果加工厂才是他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