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峰睁着眼睛说瞎话,船坞是处于闲置状态,可各种设备都很齐全,基本都做了保养后封存,想要恢复生产并不算太难。
“还有,船太少,还都小,只能在东南亚跑跑。”
邬倩倩在资料上看过,但现场看了,也有些失望,这种状态的货轮,远洋当然是够呛。
“老板,我问过,他们不少船都改成挖沙船,现在香江这边地产生意不错,有几个老板买了后改装去挖沙,听说比跑船挣的多。”
“你是说立兴置业的霍老板吧?”
邬倩倩也听说过,现在香江的工程用沙,姓霍的占了大头。
“邬小姐说的没错,就是霍家。”
朱雪峰知道,就是这个霍家,起步挺早,现在香江的地产界已经有了一定的声望,可能没多少知道,霍家真正起家还真是靠挖沙。
还真是个眼光独到的生意人,后世他们家就成了香江的“海沙之王”,倒是与十九世纪西部淘金的另类发家史有异曲同工之妙,后世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赫赫有名的霍家居然是靠海沙起势。
人家淘金我卖水,你卖水我就卖食物及工具,那我就设计耐磨的牛仔裤,真正的聪明人不少,除了淘金的,这些人都发了家,霍家现在也在挖沙子,挺有意思。
“和霍家有过接触吗?”
邬倩倩一愣,不会吧,老爷连挖沙子也想掺和一把?
“没接触过,老爷你想把这几艘货船也改了?”
知道邬倩倩是回错了意,有外人在,朱雪峰懒得解释,笑了笑,“没这念头,只是问问,挺好奇的,走吧,咱们去九龙仓码头再看看。”
“九龙仓那边生意好得很,可惜人家根本不卖。”
当时提出来圈地的时候,九龙仓码头和这两家都上了名单,可九龙仓现在生意红火,已经上市,想要接手就得去股市收集股份,现在的实际控制人就是汇丰洋行,这家可是不缺钱的主,不可能抛的,两人才只好作罢。
“去看看,都是货运码头,为什么这两家码头没啥活,他们家却很兴旺,先去看看,有个直观感受”。
随口解释了一句,一行人又来到九龙仓码头,这里的确不一样,码头上等着卸货的货轮不少,不少码头工人正像蚂蚁一样的在进行最原始的搬运。
不远处也有了简单的机械卸船,看起来是五花八门,有几个起重量为一左右吨的小型电动吊,还有几个电磁吸铁盘,一个起舱机,这些玩意在那两个船坞码头都没有,也不知道是卖了还是根本就没有。
煤炭、黄沙等散货卸船已经改用采用滑溜化作业,一些杂货装卸也使用流动装卸机械,这使不少装卸工人摆脱了杠棒、绳索和箩筐,装卸效率有较大的提高,船舶装卸时间也大大缩短。
被江先生请来的九龙仓管理人员很自豪。
“在咱们这卸货比其它地方效率高得多,别的码头卸一艘700吨级煤炭船需要3~4天,咱们现在卸一艘万吨级煤船,船型好的只需3天,而且,除了我们这里,其它码头很难停靠万吨及以上的货轮。”
九龙仓这边的确不一样,伸向港湾的码头更易于大船停靠,设备已经远远把太古及黄埔码头抛在后面,看来花了不少钱,还有地理位置的优势,装卸和运输成本的确比那两个码头合适得多。
但万吨货轮卸船用三天还真没什么好吹嘘的,现在的申城,万吨货轮卸船用一天的事迹,在内部报纸上都很低调,申城的设备应该还不如九龙仓码头,靠的是激情和大力协作以及劳动者的智慧。
当然肯定也有一些其它这边没有的好东西,要是拿下这里,还得安排人去申城取取经,靠现在和内地的良好合作关系,这些事应该不成问题,说不好还能形成一定的商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