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这年月的工人并不像后世流水线的工人那样只负责打螺丝。
他们不是提供劳动力的耗材,而是工厂主人公。
他们在闲暇时间,还肩负为祖国研究技术发明的重任。
齐鲁德州家庭工业社的郭文德,根据外国人使用的煤炭原料和燃烧性能,发明了在煤球上打孔的蜂窝煤,从此蜂窝煤才流传开来。
京城永定机械厂当钳工时倪志福发明了“三尖七刃”钻头。
粤省农民育种专家培育出中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矮秆籼良种。
这些都是劳动人民发挥智慧的经典案例。
李爱国“现身说法”,再加上有这些案例,辖区的住户们纷纷表示要在工作中开动脑筋。
他们纷纷表示在工作中,要向李爱国学习,努力钻研技能,研究对提高生产效率有用的发明。
一时间现场气氛热烈起来。
有几个刚参加工作的小姑娘,还拿出宝贵的笔记本,请李爱国在本子上签上了名字。
大会获得圆满成功。
大会结束后,李爱国离开会场,刚走到门口,就被邮政局的邮递员老王喊住了。
“爱国,我们邮政局有你一堆信。”
信不是论封的吗?
一堆是啥单位?
等李爱国跟着邮递员老王来到邮局,看着那满满两大包信件,整个人嘴巴都惊得合不拢了。
邮局的帆布大包,每一包里至少能装四五百封信件。
“这些信件来自全国各地,其中还有一些小姑娘的信。”老王嘿嘿笑。
李爱国:“。”
将两大包信件装在自行车上,李爱国有些郁闷的挠挠头。
这么多信件要放在哪里呢?
难倒要学某个作家,为了装读者的来信,买几套房子吗?
只是那些房子要想升值,还遥遥无期,现在并不值得购买。
李爱国的这个困难,在陈雪茹回到家之后,得到了解决。
下午时分。
李爱国正在家里睡懒觉,被一道清脆欢快的声响惊醒了。
“爱国哥,你快出来。”
“怎么了?”李爱国揉了揉眼睛,趿拉上棉鞋,穿好衣服出了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