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伙的关系都不错。
所以很快就有七八个同志骑上自行车,跟在李爱国身后,一块来到了周克的新房。
周克的父亲周铁虎还有母亲王翠娥,正抬着一个大竹筐子沿着楼梯往楼上走。
“周伯伯,我们来吧。”
李爱国顺手提起筐子接过了周铁虎的位置。
216包乘组的司炉工老刘则帮王翠娥拎住了筐子。
“是爱国啊,有阵子没有见到你了。”周铁虎谢过了来帮忙的同志,看向李爱国,脸上立刻浮现出慈祥的笑意。
王翠娥一边快步冲到走廊里,打开灯泡,一边有些吃味的说道:“现在爱国净干大事了,早把咱们抛到脑后了。”
周铁虎训斥她:“你这妇道人家,懂什么,爱国正年轻,正是干事业的时候,你少在后面拖后腿。”
“干大事就不吃饭了,不睡觉了?这都半个月了,爱国一次也没来过咱家,我上次给他留的那个大西瓜,都放坏了。”
王翠娥可不是一般女人,哪能被自家老爷们训斥。
李爱国清楚,王翠娥是那种刀子嘴豆腐心的人,也没有在意,顺口答应以后多来周家。
王翠娥这才眉开眼笑:“这才对嘛,当年我跟你娘是好姐妹,你娘去世的时候。”
这时候,周克听到动静推开门。
见王翠娥又在提以前的事情,连忙拦住她:“娘,今儿是我结婚的日子,你提以前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情干什么!”
他知道李爱国不喜欢别人提起父母的事情。
王翠娥被儿子吼了,这才没再做声。
筐子不大,重量却不轻,足足有三四十斤。
李爱国将筐子抬到屋内,借助灯光看去,才发现里面放的都是吃食。
王翠娥从筐子里取出一盘饺子,放在桌子上,旁边放上筷子。
张雅芝好像很懂行,解释道:“这是等会接了新媳妇儿回来后,让新媳妇儿吃的。这里面讲究多了,首先饺子盛饺子一定要盛双数在碗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其次新媳妇吃起来不见底,不能吃完。见底了显得不吉利。”
好家伙,事情还真繁琐,李爱国有些同情周克了。
周铁虎也伸手去帮忙,从框子里取出一大袋子油条,摆在桌子上。
他双手对着来帮忙的人拱拱手:“各位工友,父老乡亲,诸位能来帮忙,我在这里深感激动,因为条件有限,略备茶饭,还请诸位不要嫌弃。”
新郎家请帮忙的人吃早饭,是老规矩了。
要是在农村,这会肯定已经支上大灶台了。
可是在京城里,想招呼这么多人吃饭,只能去街口的国营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