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的是,易连贵把钱都交给她,也没有打骂过她,算是做到了一个好丈夫应有的责任。就是能力有限,对家庭尽力而为。
虽然婚后又进去过一次,那也是被生活所迫,自己的原谅,换回了丈夫的心,从此走上正常的生活。
只可惜,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易连贵也就那样了,能够走正道就可以了。
忧的是,爷爷奶奶年事已高,老年人,上了年纪,有点儿老年病也是正常,偏偏爷爷奶奶相继出事故,家里的底子又薄,到现在把家里都掏空了。
原打算生二胎的,都不敢再生了。好想自己也出门打工,可是,家里越来越离不开她了。
许婷婷满脑子杂乱无章的思绪,想得人心烦意乱,干脆,去幼儿园把儿子接出来,准备回到娘家。
在出门前,她给儿子弄了吃的,又给爷爷奶奶做了午饭。这才带上儿子往娘家而来。
谁知回到娘家,屋前屋后,没有人影,大白天里,都是各忙各的。哥哥嫂子又不在家。这样许婷婷才来大伯家的老房子。
再说大妈把婷婷母子迎进屋,已经是做晚饭的时候,大妈让婷婷先坐一会,她去地里现摘一些小菜回来,也好多做几个菜。
婷婷在大伯家顺便看着小侄子。大伯家小儿子孩子,比婷婷的儿子要小,所以没上幼儿园,大妈专程在家带这个孙子。
一会儿大妈回来了,婷婷与大妈一起,开始摘菜准备做晚饭。
娘儿俩这才有机会开始闲聊起来。大妈问婷婷:“看你儿子,长得虎头虎脑的,都几岁了?”
婷婷随口回答:“五岁了。”
大妈也是随意聊着:“嗯,过两年就该上学了,你们那边的学校还可以吧。”
婷婷让儿子自个儿与小侄子在一起玩,孩子跟孩子很容易在一起。不用大人操心。
婷婷看了看儿子,回答说:“我们这边的小学还可以的。老师大多数都是正规老师,民办老师只有几个人。”婷婷还是很认真地在回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妈说到大孙子孙女,有点儿小着急地说:“你看,我们前面的大孙子孙女,两个孩子都上学了。听你大嫂子说两孩子总不写作业。头疼得很。”
婷婷想起自己小时候也不怎么爱写作业,就笑着说:“小时候都这样,长大了才知道读书应该好好读的。我就觉得我的书读得太少了,哪一日出门打工,那学的字都不够用的。”
大妈着急地说:“现在有条件读书不好好读。我们那时候,哪里有这好条件,现在大字不识一个。”
婷婷安慰道:“大妈做事能干,那个年代都一样,没什么。我们现在就不同了,我跟同年龄的人比,知识就比别人少得多了。还不是在心里着急。”
大妈又问婷婷:“你儿子他爸,对你还好吧?你这回来得少,也不知道你在婆家过得怎么样?”
大妈这一问,许婷婷鼻子都酸酸的,没娘的婷婷,被大妈无心的一句问话,心里都是波涛汹涌,久违了的亲人关怀,那种被人关怀的温暖,是多么的难得而又金贵,婷婷强忍自己的激动,为了不让眼泪掉下来被大妈看见,反而强作欢笑地说:“儿子他爸人还好,就是家里底子太薄了。他过得也很辛苦的,不过,年轻本来就应该这样。要不然等老了再去拼不成。”婷婷一口气说一大串,就想分散自己内心激动,
大妈表示赞同:“是啊,年轻不拼,等老了,拼的机会都没有。”说完,站起身,准备去厨房开始做饭了。
许婷婷继续在堂屋,收拾菜渣,主动打扫刚才摘菜的残渣泥土。